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8 题号:159535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出任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长官,他明确反对祀孔。1928218日,蔡元培发布通令:“孔子生于周代,其人格学问,为后世所推崇,惟因尊王忠君一点,历代专制帝王,资为师表,祀以太牢,用以牢笼士子,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为此,令仰该厅、校、校长,转饬所属,著将春秋祀孔旧典,一律废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升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经历了“清党”和内部斗争后,党员及军人对指导思想不明确,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众心态日渐颓废。由此,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孔子被再次凸显,恢复祀孔成了此时政府情理之中的选择。1934827日,上海市党政机关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市长吴铁城认为:“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必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必要尊崇孔子。今日之尊孔,乃是谋民族之复兴。”

——摘编自周慧梅《国民塑造与社会建设:1896-1949年中国社会教育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反对祭孔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从反对祀孔到恢复祀孔的原因并简析上海市纪念孔子的时代价值
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新文化运动是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但是否是“启蒙运动”历来多有争论。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引发的深重的文明危机不但在西方让人猛醒,也激发起中国人反思晚清以来被看作楷模的西方文明的破绽,从而引发对本土文明的自觉。民国初年时政败坏,更令人怀疑西方制度与价值观。……这一运动之反传统、“反封建”的显赫持征,其最直接的动因来自反复辟,同袁世凯称帝、把孔教写进宪法有着直接联系。

——方维规《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试图用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改造中国人,而这其中的核心思想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凝练为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一个是瓦解封建旧思想的破坏者,另一个是在中国建立新思想的启蒙者……民主消除了封建帝制,描绘了共和国的蓝图;科学融化了愚昧,撕碎了三纲五常的旧道德。

—黄大鹏《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蒙及反思》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拒绝外部世界的影响、控制的独立而客观的态度,是知识分子面对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话语,并不带有非个体的群体、国家目的。……(新文化运动)最终是介入政治秩序、借助政治权利实现社会目的的政治行为,带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是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的交融混杂。……(启蒙运动基于)科学理性让人们从上帝、权威以及传统生活习俗规范之下挣脱出来。……(新文化运动)却缺乏一种科学理性的精神。刚刚走出科举制度的中国知识分子显然没有足够的科学理性。他们的“科学理性”只是停留在语言上,至多只是一种外向的传统批判和现实批判,却并不是指向其内部的自我价值建构。……在自身尚未启蒙的情况下,五四新文化提倡者就急于对社会进行启蒙,从而导致了急功近利的非启蒙心态……因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尚未完全展开就分化、变异了。陈独秀很快转向政治,背离了他最初的誓言。

——王学谦《启蒙者的非启蒙心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性局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与材料三争论的焦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017-02-24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董仲舒和阿奎纳两人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思想提出的目的何在?

材料三与新文化运动诸同仁一样,胡适的动机和目的是要从他们认为是最根本的文化上制造中国不亡的原因,即为中国“再造文明”,以达到中国在世界上各方面不落后于人。实际是要复兴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这就是胡适将他所参与并认同的运动命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深意。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

(2)依据材料三指出胡适等人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命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深意?它与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一样吗?请从动机和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2017-12-05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代社会的巨变促使其走向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九渊开创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心学流派。他亦认为“理”是宇宙的终极本体,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存在秩序,也是社会伦理的秩序。他的这种理论认同是在为现实的伦理规范寻找一种本体的依据,将伦理规范由社会扩展到自然,再反过来用以证明伦理规范的天然合理性。陆九渊的人文教育思想重在激活人内在道德主体的自觉和自律上,而朱熹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对人内在情欲的约束。

——李清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思想》

材料二   魏源曾多次引用以往“以夷制夷”之典故,说:“以彼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他受林“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思想的启发,首先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林则徐将《四洲志》手稿全盘交付魏源,嘱其撰辑《海国图志》。他编纂《海国图志》时对外国史地书籍的辑录引用以及解读中,专门辑录涉及各国间矛盾的内容。他认为既然各国公然承认有“不能齐心会合之大害”,则我国利用其矛盾,倡“以夷制夷”,亦是自然之事。

——陈先初、胡慧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再探》

材料三   到五四时期,中国开始进行的思想伦理革命,价值重建、观念革命至重要关键节点,文言文的危机日渐明显,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就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性改革。文学革命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取代言简意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取代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新旧之争,就在课堂中、宿舍里到处展开着。在争辩之中,守旧论者的论据渐渐动摇起来了,不少的同学陆续转变到赞成新文化运动方面来。”

——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陆九渊和朱熹伦理思想的相同点及心学的出现对儒学发展的意义。从修养论的角度,指出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
(3)阅读材料三,请选择阐释:①指出揭开“中国开始进行的思想伦理革命”序幕的标志,并简述“思想伦理革命”的内容。②指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在教育领域的成果,说明文学革命的历史价值。
2022-03-06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