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9 题号:17945201
嘉靖十四年(1535年),明世宗令贵州独立开科,并增加云南、贵州两省的解额(举人参加考试的名额)。四川解额在乡试解额制度制定的初期就多于山东、山西、陕西三个北方行省,但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教育,四川都无法与这三个省份相提并论。由此可知,当时(     
A.政治生活强调公平正义B.民众文化素养普遍较高
C.科举选拔实现地域平衡D.朝廷扶持边远地区发展
2023·陕西延安·一模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
C.幕僚阶层改变着官员构成D.科举选官制度已出现危机
2020-10-15更新 | 2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2022-09-24更新 | 17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宣德开始,赋税征收未完,不能进入考满程序,地方官的行政重心转移到“钱粮”一事上。材料表明(     
A.考核制度深刻影响地方管理B.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
C.明朝官吏考核制度逐渐完善D.中央集权加强制约地方发展
2023-05-01更新 | 3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