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2 题号:20071165
清代奏折制度诞生后,拥有具奏权的督抚,遇大事时往往先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因此,在与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部臣的反对意见难以奏效。这反映出奏折制度(       
A.造成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B.强化了政务运行制度化
C.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D.进一步加强了君主集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了当时(     
A.南书房地位重新提高B.清代官吏俸禄来源多样
C.君主专制的高度集权D.清代吏治管理混乱不堪
2024-01-17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积极意义在于
A.极大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B.有助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权力
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有力地促进了地方自主意识的增强
2018-04-07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雍正时期,密奏除中央的文武大臣外,各省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甚至经特许的道员、知府、个别知县以至通判等中下级官吏都可以上奏折,还规定同一部门和同一省区的官员彼此之间不许告知上奏及所得批示的情况。据此可知,奏折制度(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行政执行力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确保了朝廷和地方间政令畅通
2023-11-02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