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 八年级 期末 2024-01-17 2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某校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班级为单位,以教材为依托,组织模拟申请优秀文化遗产项目,请你加入“申遗小组”,参与其中,完成任务。
1.在装订成册的申请材料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材料”十个字作为项目标题。
第一部分   模拟申请项目
[材料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障,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层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甲】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取材(苏州园林》)


[材料二]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乙】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销、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取材《梦回繁华》)

2.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校对两个材料中加点字的字音,校对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称(chèng)       池沼(zhào)       停泊(bó)       纤夫(qiàn)
B.对称(chèn)       池沼(zhǎo)       停泊(bó)       纤夫(qiàn)
C.对称(chèng)       池沼(nào)       停泊(bǎi)       纤夫(qiān)
D.对称(chèn)       池沼(nào)       停泊(bǎi)       纤夫(qiān)
3.小组成员对文段中画横线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层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的意思,所以“重峦叠障”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春天出现的微寒天气”的意思,所以“春寒料峭”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形容人多,很拥挤”的意思,所以“摩肩接踵”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往来不断,前后相接”的意思,所以“络绎不绝”一词中有错字。
4.你想知道[材料一]中“雷同”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雷同”的解释为“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雷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座以上的桥梁,一座一个样。B.景物配合着布置。
C.两座以上的桥梁,座座都一样。D.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5.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冒号【乙】逗号B.【甲】冒号       【乙】冒号
C.【甲】句号【乙】逗号D.【甲】句号     【乙】冒号

第二部分 模拟辩论会
班级准备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下面是“申遗小组”起草的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为了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拟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模拟申遗答辩会,答辩会在学校三层会议室举行,特邀请您担任首席评委,您的参与会让我们的辩论会更有时代意义。

恭请您莅临指导!

申遗小组

2023年6月1日

6.邀请函中两处画线语句表达不得体,请你修改。
第三部分 模拟实践总结
7.活动结束后,“申遗小组”要求同学们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写作成果,请在横线上补写语意连贯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

一座座建筑,一幅幅画卷,一首首诗词,一个个民俗活动,它们永远昭示着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它们像一束束火把,照亮我们探求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路径……__________。


[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化共同繁荣
[乙]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人类文化共同繁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丙]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人类文化共同繁荣
2024-01-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默写。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春望》)
(2)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
(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孟子三章》)
(4)“鸟”作为意象,一直活跃在古诗词中,请写出两句含有鸟的诗:“______(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2024-01-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陶渊明是____(朝代)诗人,该诗写于作者处于____的人生境遇时期,诗的前四句中,用“____”解释____的原因。
10.描述横线句呈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100-120字)
2024-01-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

苏武者,故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子也。孝武皇帝时,以武为移中使匈奴。是时匈奴使者数降汉,故匈奴亦欲降武以取当。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裱尊位,终不听。[乙]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匈奴绐言武死,其后汉闻武在,使使者求武,匈奴欲慕义归武。汉尊武为典属国,显异于他臣也。

(取材自刘向《新序·节士》)


【注】①苏建:苏武之父。②孝武皇帝:汉武帝。③移(yǐ)中:厩名,厩为养马场。④监:主管某一事务的官员。⑤故匈奴亦欲降武以取当:所以匈奴也想使苏武授降,以便取得相当的补偿。⑥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单于派显贵大臣归降的汉人卫律劝说苏武。⑦旃:同“毡”。一种丝织品。⑧暴:同“曝”,晒。⑨绐(dài):哄骗。
11.下列选项中加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大丈夫哉       帝感其            心诚意
B.天下之广居          面山而            简出
C.得者多助             独行其            微不足
D.贫贱不能             愚公            斗转星
12.翻译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居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理解:景春用此句证明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具有强大威力,透露出他对二人的畏惧。
[乙]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
翻译:于是卫律停止供给苏武饮食,很多天苏武都不投降,
理解:苏武没有被卫律的威逼吓倒,是真正的坚守节义的忠臣。
13.《孟子》中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材料二],说说苏武是如何做到的。
2024-01-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4. 我们在阅读科普作品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又能汲取人生智慧。请你结合《昆虫记》的具体内容,从这两个角度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100-120字)
2024-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访梅不遇》,完成下面小题。

访梅不遇

雷抒雁

①无缘由地想起梅花。三月的脚趾刚刚踏进春天的北方。天空灰灰的,地上的枯草才刚刚显露出一些绿色,却也是遥看似有,近看却无。我竟忽然想起梅花,想起江南梅花山、香雪海,或红或白,纷纷扰扰的一树树梅花似在那里唤我。

②一有了念想,便什么也拦不住,背起行囊立即就踏上南下的列车。梅花入诗,似以宋人为多。尤其是那位自诩梅妻鹤子的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诗,把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八个字专利给了梅花。大约因为梅花的早放,使诗人感念其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或者因其崖畔独开,卓然不群,神情香远,很对诗人们的脾气,总把梅花做了写诗的材料。

③一路思梅念梅,到了南京。没成想这么早江南就已春深如海了。柳丝绿哄哄的轻飘如带,两边原野,一绿如染,衬些油菜的金黄,桃花的艳红,让人一阵阵眼明。虽说尚未杂花生树,也使北人有一种失脚跌入春池的感觉。

④梅花山前,游人依旧。携老扶动,乱嚷嚷地往梅林里穿行。我抬头看那树上,江梅、宫粉、花瓣已经谢落。只留一些绿茎托着点点红蕊,像是不忍分离又不能不分离而哭红的眼睛。梅树梅枝依然铁黑着,开放又谢落的繁华对它们似乎并无什么触动。这让我大失所望。我心中梦中那一片花海,竟如此快就没了。

⑤我不死心。想着总会有几株晚梅吧!在梅林穿来穿去,远远看到有几簇白花,走进一看,却是一丛灌木,同是白色小花,它开得热闹凡俗,从根部枝条一抽出就缀满花朵。一直开到枝梢,繁密一如堆雪,不留一丝呼吸和想像的空间。梅花则错落有致。一枝,就是一幅入画的景致。布局疏密得当,姿态不亢不卑,既不拒人千里之外,又不诱人以艳色俗眼,梅花,是一种有尊严的花。

⑥让我误以为红梅的还有海棠。几株海棠粉里透红,招惹着蜂蝶。同是粉里透红,梅花却是冰清玉洁。还是苏东坡看得准确,分得清楚。他写红梅: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去,酒晕无端上玉肌,他以孤瘦雪霜衬了红梅的故作小红,让人爱她娇嗔,而玉肌上的一抹酒晕,又使人醉其矜持。这岂是桃、杏、海棠之类可比!

⑦离开海棠又继续寻找,远远看见一群人围了一株红梅,抢着位置,扶了梅枝,弄出一些表情给相机的镜头看,

⑧这当是一株晚梅,正开在盛期。较之早梅谢落的清冷,这里便十分热闹了。围着这株梅,人们熙照攘攘,在包围圈里进进出出,让你无立脚之处。先前读过的诗句,那些写梅的清高,孤傲,一概都变了。眼前的梅,是热情,随俗,似乎并不厌弃任何一个爱它的人。

⑨依依惜别了那株梅,返回宾馆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起。他说,去年暖冬,满山满坡的梅花较之往年已早开了些日子,前几天,又连着落了三天雨,梅花便又提前凋落了。说起花盛之日,司机师傅说。呀,那可是了不得。整个南京城都动了,每日里来赏梅的人少说也在三二十万人。

明年早来就是。"我知道这话是在安慰我。不过我想,明年是得早去一些。毕竟梅花属于冬天,用青春和美丽装点寂寞,把热闹和繁盛留给别人,是梅的基因里早就传承下来的品格。

15.作者开篇即说“①____”,有了这个念想就踏上南下列车,一路(2)____________,到了南京梅花山,作者③____,因为梦中的花海没了。继续寻梅遇到了一株晚梅,然而眼前的梅花也不是作者心目中的梅花,因为这株梅花_____________(4)。
16.本文的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请结合⑤⑥段,赏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17.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对梅花精神品格的认识。
2024-01-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中国石拱桥》,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丰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润。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 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人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 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⑩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桥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8.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19.关注表格中画横线的内容,写出其作用及意义。
例句作用及意义
①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20.学校要举办“文明印记——石拱桥”展,有八个备选展厅,但由于空间有限,请你选取其中5个,并按照合理的说明顺序进行排序展示。下列排序不合理的一项是(     
①赵州桥②长虹大桥③光辉成就的原因④中国石拱桥简介⑤双曲拱桥⑥卢沟桥⑦石拱桥概览⑧旅人桥
A.③④⑧①⑤B.④⑦⑤⑥③
C.⑦④①⑥③D.⑧①⑥②⑤
2024-01-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请将“____中的文化”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01-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2. 请以“相信自己”为题,写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01-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70.65字音  字形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衔接与排序  字义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诗歌鉴赏
9-100.65陶渊明(365-427)  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1-130.65孟子(前372-前289)  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五、名著阅读
140.65法布尔  《昆虫记》
六、现代文阅读
15-170.4散文
18-200.65说明文
七、作文
210.4半命题作文
220.8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