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单元测试-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全国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21-03-25 1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下列属于清朝的举措有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设立宣政院
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 湖心岛上有座烟雨楼。它始建于936-947年间,后毁。明嘉靖二十八年(农历己酉年),于湖心岛重建,遂成江南名楼。材料涉及的历史纪年有(  )
①公元纪年
②帝王纪年
③年号纪年
④干支纪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时期是成功抵御了西方殖民者和沙俄的侵略;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掀起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推行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如建立东厂西厂、设军机处等。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统一度量衡B.汉朝建立刺史制度
C.唐朝减轻赋税劳役D.元朝设立宣政院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图示是我国历代政府管辖某边疆地区的行政或军事机构,这一地区是
A.西藏B.东北C.新疆D.台湾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
A.康乾盛世的出现B.科学技术的突破
C.外贸易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8. 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作者(       
A.李时珍B.徐光启C.宋应星D.徐霞客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9. 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李逵”这一形象出自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下列史实与推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
A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中国有了影响世界的天文学著作
B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台湾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古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A.AB.BC.CD.D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1. 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A.
B.
C.
D.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2. 从“神五”载人飞天到“神九”顺利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类很早就梦想以火药来推进火箭进行太空旅行,“神舟飞船”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你知道被誉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是谁?(       
A.杨利伟B.景海鹏
C.苏联的加加林D.明朝的万户
2016-12-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 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单元测试-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3.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的(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016-12-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 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单元测试-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下列史实属于康熙帝功绩的是(   
①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②派兵出征台湾,设置台湾府③三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准噶尔部叛乱④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确立册封制度 ⑤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回部叛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封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材料表明设立军机处的主要影响是
A.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约
C.军机处官员完全是平庸之辈D.军机大臣对皇权形成了制约
2020-06-13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政史综合(5月冲关)试卷(六)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推论
明朝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修筑长城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清朝实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A.①B.②C.③D.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②③④①⑤D.②①④③⑤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由CCTV记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到的城市是(     
A.北京B.泉州C.广州D.厦门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9. “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yu,意为买)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甸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 )
A.开始出现工业经济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资本主义工业繁荣D.农业普遍使用机器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这句话所反映的事件是(     
A.郑成功大力建设台湾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清政府实行对台湾地区的管辖D.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困难(0.15)
名校
21. 清朝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承载着由古及今的厚重历史,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对清史的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设立了什么机构?该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选集》


(2)材料二所述这个帝国“人为隔绝于世界”指的是哪一项政策?请简要概括此政策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民族篇】

材料三:《清朝疆域图(1820年)》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为加强对①、②、③地区的管理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各举出一例即可)
【文化篇】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威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两项文化措施?其相同目的是什么?
(5)请你简要分析“八股之害”。

材料五:



(6)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归纳清朝思想文化的特点。
非选择题 | 较难(0.4)

2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能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

材料二:雍正帝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手工业、商业跟农业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王夫之也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材料二反映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何种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一、三,概述明末清初出现“工商皆本”观念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20
非选择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2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3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40.4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5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60.65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7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80.94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90.85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10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10.85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120.94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130.94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14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5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6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7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8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90.4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20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二、非选择题
210.15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至高无上的皇权
220.4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