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3975292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09年北京市垃圾总量达到669万吨,日均1.83万吨。2019年北京市垃圾总量 达到1011.16万吨,日均2.77万吨。 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利用,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垃圾分类之战”迫在眉睫。综合来看,实现垃圾分类能迅速带来两大好处。直接好处是保护环境。目前垃圾后端处理主要靠焚烧和填埋,但焚烧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填埋又侵占耕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加上一些有害垃圾没被分拣出来,重金属、有机污染 物、致病菌等就会进入大气、土壤, 甚至是水源,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存。只有形成“分类—回收 —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间接好处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数据显示,1吨废塑料可回炼约600公斤柴油;1吨易拉罐熔化成高质量的铝块后,相当于少采20吨铝矿;回收1500吨废纸,可少砍伐用于生产约1200吨纸的林木。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 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如剩饭剩菜、苹果皮。可回收垃圾: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如纸箱、易拉罐。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如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 其他垃圾:不能归类于以上三类的生活垃圾,如餐巾纸、榴莲壳。 目前,北京市已出台《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捅一袋)指导》。“两桶”指 的是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则用来收集可回收物。由于一般家庭产生的有害垃圾比较少,且小区几乎都有专门的地点收集此类垃圾,建议居民不要在家中囤积,有了就及时扔掉。

(1)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利用,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说明人类能够________(填“影响”或“适应”)环境。实现垃圾分类能迅速带来两大好处:___________和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2)厨余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_者。
(3)北京市已出台《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桶一袋)指导》,建议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请你判断下列垃圾类型,按图示进行连线。

(4)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你是如何进行分类投放的?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自然界的景物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树木、花鸟虫鱼,谱写出许多名诗佳作,同时又将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流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农谚俗语。下列这些诗词、俗语等都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请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回答。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影响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影响“春兰秋菊”这种现象出现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__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绘了生物之间最常见的_______关系,请写出这句话中存在的食物链: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能够把落叶化成春泥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
2022-04-13更新 | 61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水、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 _____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_____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答一点即可)。
2022-10-17更新 | 56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
(1)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为避役、松鼠、蜂猴、眼镜猴和长臂猿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眼镜猴的趾尖有圆形吸盘,可以在许多光滑的物体表面停留,它还有一条比身体长一倍,起着平衡和支持作用的尾巴。眼镜猴的上述结构特点,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田鼠、黄鼠、早獭具有挖洞的行为特点,瞪羚、黄羊、高鼻羚羊具有快速弃跑的行为特点。鼠类繁殖速度快、大量挖洞、食量大,如果其天敌数量减少,会使该生态系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土地沙化。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从海拔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自然景观出现更替:低处是郁郁葱葱的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针叶树则逐渐增加;再往高处,灌丛代替针叶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带;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上述自然景观出现更替主要是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造成的_____________不同引起的。
(4)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属于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该类型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21-11-09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