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6 题号:15359663
绿绒蒿为罂粟科中绿绒蒿属植物的总称,人称“高山丹”,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也是传统的藏医药用植物。目前,绿绒蒿属植物大多数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1)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存在很大的问题,科研工作者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
①实验中选取的五种绿绒蒿种子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首先将等量的五种绿绒蒿的种子分别分成三组处理,即不作处理、赤霉素(GA3)处理暗处理,48小时后均置于培养箱中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实验。三种处理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尝试选择出提高五种绿绒蒿种子发芽率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很难萌发,为此可以尝试通过___________技术实现苗木的快速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

相似题推荐

资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制订实施计划:
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②在设计实验时,除了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每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3只

2只

1只

0只

1只

阴暗

7只

8只

9只

10只

9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要计算两组5次实验数据,取它们的________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做完实验后,实验中的鼠妇应当怎样处理?___________
2023-11-30更新 | 34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糖尿病是一种在全球有巨大影响的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以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为特征,并可能引起各种组织、脏器(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或衰竭。其中,I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及免疫机制有关,先天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又称胰岛素依赖症,多发于青幼年。
近日,我国糖尿病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由复旦大学王庆华教授领衔,参与的糖尿病最新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研究团队经过5年时间对小鼠进行基础研究发现,人类自身具有的γ-氨基丁酸具有调节胰岛B细胞的作用,通过补充γ-氨基丁酸,机体能促进B细胞增生从而分泌胰岛素,通过给小鼠注射γ-氨基丁酸,有效地预防了糖尿病的I型糖尿病是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应用效率不良所引起的。主要是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大都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饮食,即主食占比偏高,且摄入了大量的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精米白面、糕点甜点等。长期采用这样的饮食方式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问题,使细胞对胰岛素越来越不敏感,使得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水平最终升高,这些人大多数会患上I型糖尿病。
回答下列问题:
(1)复旦大学王庆华教授的科研成果主要针对______型糖尿病,通过注射_____(填物质名称)能促进B细胞增生从而分泌胰岛素,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2)目前胰岛素主要是通过注射的方式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不能口服的原因______
(3)针对II型糖尿病的病人病情缓解,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
(4)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甲组乙组
A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10只
B连续饲喂10天连续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10天
C10天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
①本探究方案中,甲组大鼠B步骤中“”处应填写______,起对照作用是______组的大鼠。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
2020-01-20更新 | 166次组卷
资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面是某一科学探究的部分材料,阅读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某科学工作者认为“绿色植物能够改变空气的成分”.
材料二:于是,他取甲、乙、丙三只玻璃瓶,甲、乙两瓶内放有新鲜带叶的枝条,丙为空瓶,并给三瓶分别加入二氧化碳,用玻璃盖封好瓶口.把甲瓶放在黑暗处,乙、丙两瓶放在阳光下.两个小时后,分别将玻璃盖揭开,迅速地将燃着的小蜡烛放进瓶中.
材料三:结果显示:甲、乙、丙三只玻璃瓶中小蜡烛的燃烧情况差异很大,说明了绿色植物确实能够改变空气的成分.
1.材料一反映了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验D.得出结论
2.在材料二中,哪只玻璃瓶的小蜡烛能继续燃烧(  )
A.甲B.乙C.丙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结论更加可靠,经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材料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是(  )
A.甲B.乙C.丙
2018-04-03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