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 题号:16311166
许多植物中含有天然安全的抗菌防腐成分,可作为食品保鲜材料一。某兴趣小 组为探究不同植物提取液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①制取不同植物提取液。
②挑选当天产、大小相同的优质鸡蛋并测定新鲜度(新鲜度分别为甲级(全72),乙级 (55-71),丙级((31-54),丁级(<30),数值越大越新鲜):将鸡蛋随机分为A、B、C、D、CK五组,每组35枚。
③将A-D组鸡蛋分别浸入银杏叶、金银花、蒲公英和肉桂皮提取液5mm,捞出风干,CK组不作任何处理。将五组鸡蛋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贮藏期设定为35th
④分别在第3、5、7、14、21、 28、 35天抽样检测,每次检测均为5枚鸡蛋/组。统计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图。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请写出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一条措施______
(3)本实验步骤①前需要做预备实验:对每种植物设置变量为______的多个实验组,目的是找出该植物的最适保鲜浓度。
(4)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组鸡蛋的新鲜度都,第35天A、B、C、D四组鸡蛋的新鲜度均能达到______级标准。
(5)据图分析,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活动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请根据活动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A.淀粉糊,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C.花生油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液等
实验设计:
胃液的采集。
(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中应选择___(选填“A”“B”或“C”),原因是___,并各取2毫升分别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试管
实验材料2毫升2毫升 ③
对照实验 ④
水浴温度37℃

(2)验证胃液的消化:
在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2毫升___,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2毫升___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此结果说明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3)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试管内,试管丙内分别在③和④应加入______
2021-08-17更新 | 4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
1碎屑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2滴碘液0℃10分钟
(1)探究牙齿在口腔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作用,应该选择______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
(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某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上面表格判断,加进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预期4号试管内溶液出现的现象______
(3)温水应控制在37℃左右,是为了模拟______
2024-05-16更新 | 3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表是探究淀粉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①~④号试管都是在一定温度下处理10min,冷却后再滴入试剂。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中的物质

处理温度

试剂

实验结果

淀粉糊、蒸馏水各3mL

37℃

碘液2滴

变蓝

淀粉糊、唾液各2mL

37℃

碘液2滴

不变蓝

淀粉糊、唾液各2mL

30℃

碘液2滴

变蓝

淀粉糊、唾液各2mL

50℃

碘液2滴

变蓝


(1)①和②对照,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分解的作用,实验设计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__,理由是_______
(2)②③④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③④实验结果变蓝,说明温度对唾液中______的活性有影响,淀粉不能分解成麦芽糖。
(4)我们经常看到纸张涂抹糨糊(淀粉糊)处发霉,长黑毛,黑毛是______(填“细菌”或“真菌”)的菌落。真菌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023-05-07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