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1739104
小天非常喜欢蚯蚓,哥哥小明为了让弟弟更好地了解并爱护蚯蚓,和弟弟一起开展了观察蚯蚓的实验。如图是他们观察到的某一条蚯蚓,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他们还一起设计了以下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烧杯,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烧杯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烧杯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烧杯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请你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蚯蚓以______为食,它的身体由很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这个特点可以使蚯蚓_______。上图中,蚯蚓的____(填“1”或“2”)端为身体的前端。
(2)把同一条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观察运动情况,发现适合蚯蚓运动的是______,这说明:蚯蚓的运动不仅需要肌肉的收缩,还需要_______的协调运动。
(3)有位同学为了观察蚯蚓的运动,特意给蚯蚓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你认为蚯蚓将会______·。
A.运动加快B.死亡C.身体不动D.运动减慢

(4)上述实验中,实验变量为________。如要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两个烧杯中均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若将乙瓶放在明亮处,甲瓶应该放在________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胰岛细胞引起的,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由于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的,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人进食后,食物中的______通过消化作用被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通过______,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Ⅰ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体细胞内因缺少葡萄糖而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
(2)糖尿病人血液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在流经肾脏时,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______完全重吸收,导致出现糖尿。
(3)目前,Ⅰ型糖尿病患者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步骤

注射组

口服组

a

将体重、年龄基本相同的甲、乙组各5只雄性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______

定时喂与注射组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______

c

重复b步骤48天,隔天测定小鼠的血糖浓度

小鼠血糖变化结果如下:
   
①破坏小鼠胰岛的原因是______
②补全步骤b中的信息:注射组:______,口服组:______
③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
2023-10-22更新 | 1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现代人们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与生活方式相关。如果人体摄入的热量物质过多而消耗的过少,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增进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分析回答:
(1)食物中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过程后才能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能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
(2)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多数药物是作用于大脑抑制食欲,有一定的副作用。某科研团队研究出一种Y制剂,在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减少体重,这可能是一种治疗肥胖症的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0只),然后进行实验(如表所示),连续进行7周后,根据每周称重得到的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所示。
组别处理方式(饲喂等量不同食物)
1常规饮食
2高脂饮食
3高脂饮食+Y制剂
   
①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曲线图可知,三组实验中,小鼠体重增加由多到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用组别序号表示)。
③根据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如果较长时间高脂饮食,即使服用具有减肥效果的Y制剂也可能造成肥胖。作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保持健康体重,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避免超重或肥胖。
2023-11-02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蝗虫是典型的农业害虫,而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可能通过保护色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是______型蝗虫。根据图2实验数据推测,除体色因素外,_______型蝗虫还有其他防御大山雀捕食的方法。
(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不同的挥发性物质的量存在差异(图3)。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_____(填字母)物质。
2023-11-26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