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第九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上海 七年级 期中 2020-05-10 53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
2016-11-27更新 | 29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黄桥东区域初一下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权利
B.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派大军攻打陈朝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符合唐太宗的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对于平民老百姓最大的意义是(   
A.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B.拥有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C.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D.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2016-11-27更新 | 34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南开实验校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重用人才B.戒奢从简C.重视地方吏治D.虚心纳谏
2018-03-20更新 | 35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二十五中七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B.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C.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D.人民赋役繁重
2022-10-06更新 | 4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北郊教育联合会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 )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苏东坡
2016-11-27更新 | 85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0.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
2019-01-30更新 | 3389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人面鱼纹盆B.   渔樵耕读碗
C.   骆驼载乐俑D.   兵马俑
2016-08-02更新 | 1547次组卷 | 87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为历史人物有关(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赵匡胤
2022-05-17更新 | 176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下列选项中与该剧故事有关的是
A.唐朝的繁荣与开放B.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C.金与南宋的并立D.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为郭靖和杨康,并赐匕首一把。丘处机是让孩子们勿忘1127年的国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一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北宋
2021-07-10更新 | 26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D.景德镇的青花瓷
2016-11-27更新 | 34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农安县新农乡初中初一下学科竞赛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C.重视教育D.自己是文人出身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下列对瓦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
B.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农民的需要
C.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瓦子出现的主要原因
D.瓦子的出现,意味着宋代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     
A.西夏B.辽C.金D.元朝
2021-09-06更新 | 75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0.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巨著,它因宋神宗对它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主持编写此书的是
A.司马迁B.司马炎C.司马光D.司马睿
2018-03-06更新 | 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眉山市华兴联谊校七年级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1.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材料一       唐朝沿用了隋朝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月20万石,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运的东南财富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余杭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

材料二       宋人热爱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待言,寻常百姓也有出游的兴致。比如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士庶竞为遨游”,“都人士女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

材料三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某学校的学生开展综合社会实践,利用暑假去考察隋朝大运河遗址,写出图中他们的出发地的名称。


阅读材料,请回答:
(1)读图,结合材料一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
(2)家住今天的杭州的王员外一家要去洛阳赏花,他们必须经过运河的哪几段?
(3)根据材料三回答问题:如果同学们是从今天的北京出发,请在相应的图框中写出北京在隋唐时的名称。
2020-05-09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第九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事例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任用哪两位贤相有关?(任选一位即可)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制度篇】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你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制度?
【经济篇】

材料三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两点即可)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说出A、B、C的内容。(任选两个即可)
2020-05-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九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示意图和所学内容,请将下列一段对此示意图的简介补充完整。
北宋结束了A______________分裂割据的局面,井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与辽和西夏出于并立的状态,后B_________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基称帝,定都______________,史称南宋。
(2)说出南宋抗击B政权的一位英雄人物,并说出相关战役一例。
(3)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一谈你的看法?
2020-05-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九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5.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何时广泛运用于战争?
(2)运用“在航行方面”的科技发明是什么?最早运用于航海是在何时?
(3)如图中的古代发明家是谁?他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单题
30.65贞观之治单题
4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50.65武则天单题
60.85贞观之治  武则天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7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80.65李白的诗单题
90.65隋唐书法单题
100.9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1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12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3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40.65靖康之变单题
15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6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7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80.8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9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200.8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二、综合题
210.4大运河的开通
22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天可汗”  唐与吐蕃  开元盛世
23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经济重心南移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行省制度
24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靖康之变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
25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