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部门和广州打捞局合作,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截至2019年底,船货已提取完毕。沉船长22.15米,宽9.85米,舱深2.7米,属于远洋贸易船。全船用舱壁板进行分隔,共分为15个货舱。船货品类丰富,而以瓷器、铁器为大宗。此外,还有漆木器、金银器、银锭、铜钱及大量的个人物品,如戒指、手镯、项链等。另据最新的样品检测数据,“南海一号”上已经发现丝绸遗留的化学成分。

——摘编自姜波《港口、沉船与贸易品》

材料二   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籍贯

唐朝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为20619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北宋录取进士约51660人有籍贯可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录取进士约45640人有籍贯可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一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3)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2024-05-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验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朝时于各海港口正式征收“船舶税”,按规定进出海南港口的商船均需缴纳此税。如下是宋熙宁十年海南各税场税额统计,据此可知当时海南(     
琼州19592420(贯)朱崖军1237145(贯)
昌化军在城16539183(贯)万安军1189142(贯)
昌化镇285700(贯)感恩军79840(贯)
总计38923430贯
A.海外贸易繁荣B.工商市镇兴起C.农业技术发达D.人口增长迅速
3 .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话题,广东的同学分两组展开了一次跨区域的交流。下表为两组同学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组别

材料

结论

粤东组

材料1

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

——《汉书·地理志》


材料2

拓林、黄岗、南澳、樟林、东里、达派、海门、神泉等处皆为出洋之口,巨舶往来海上,运载土货至广州及闽浙,或远达南洋日本,转往外货输入。

——饶宗颐《潮州志·实业志》

结论1: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结论2:潮州地区港口众多,贸易范围广,产品远销海外。

珠三角组

材料3

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睐的陵墓。墓葬中最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

——南越王博物院海丝文化专题讲座


材料4

依历史阶段统计,广东先秦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有4处、秦汉13处、六朝5处、隋唐五代43处、宋元72处、明110处、清代188处。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类型及其文化遗产价值》

结论3:西汉时广州的中外贸易范围广。
结论4:史迹的数量代表历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程度。

请回答:
(1)表格里哪两个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同学们所使用涉及的史料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
(2)汉朝时开辟了多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最远抵达的是下图编号所标的哪两个地方?
   
(3)本次研究交流的话题是“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请阐述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可从发展概况、兴衰原因、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
2023-05-2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澳头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2080万

40%

3120万

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

5500万

65.5%

2900万

34.5%

——根据邹逸麟、谭其骡《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材料二 (宋朝)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以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并将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内迁,至台湾统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1757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广州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到北宋人口怎样的变化信息?人口的变化与当时经济格局的变化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与唐朝相比,宋朝在商业贸易方面有何进步之处?宋朝海外贸易发达,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的原因是什么?以上材料和问题反映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023-09-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小组同学欲探究中国历代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请你参与其中。

【开放的唐】

材料一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妖教人就有20万。”

——摘编自《中国文化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一例。

【繁盛的宋】

材料二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

【荣雄的明】材料三   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项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材料三中“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崇”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闭守的清】材料四   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凡官吏、士兵私自与海外诸岛交易或出洋者,亦以反叛通敌论罪。

——摘编自《大清律历》


(4)材料四反映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何影响?

【历史感悟】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感悟?
2023-07-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经济是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摘自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建国初……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从苏俄国情出发……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该政策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为苏俄人民指明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四   美国部分经济指标统计

时间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农庄产值出口失业率
1929-1933下降31.5%下降39%下降33%下降70%提高22%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并分析“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这种状况”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从苏俄国情出发”指的是实行了哪一政策?并归纳该政策实施的意义。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国经济出现如此状况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样状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创新举措?
(5)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 .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材料二北宋“交子”(如图)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和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

——摘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两句话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苏湖”一带盛产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请举一例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的中央机构名称是什么?
2022-11-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主题探究。

任务一:【图片解读】

              

图1                                          图2 占城稻             图3 宋泉州市舶司遗址
(1)根据上面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请分别指出图1工具名称、图2作物的特点、图3机构的主要职能。

任务二:【史料解读】唐代和宋代著述对研究唐宋社会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材料Ⅰ:《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还,昧旦永日。

材料Ⅱ: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2)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记载的是唐代码头和宋朝城市,两则材料的描述共同反映了当时______繁荣的景象。

任务三:【数据解读】

      

(3)图中数据统计了唐朝至北宋期间,中国人口分布情况出现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概括一个主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208040%3120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550065.5%290034.5%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的变化反映到经济方面出现的新趋势及原因。

材料二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钩《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反映出宋代哪种经济形式发展繁荣?政府为此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2023-06-25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悠久,由唐朝至清朝,我国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之统计:唐代到广州贸易的外国商船,全年多达4000艘,来到广州港登岸之客商,一年就有80万人次之多……唐代广州当局设置了蕃坊和蕃学,以安置与管理外侨及教育其子女。

——周兴禄《广州海丝之路溯源及其发展过程研究》

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所谓盛极而衰,在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航海潮流后……曾经开放的海上大国开始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鸵鸟般但求自保的心态虽然在一段时间内防范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但同时也形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熊显华《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蕃坊和蕃学”的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广州外国“商船”、“客商”众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积极推广海外贸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航海潮流”的历史事件,最远到达哪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2-09-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