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历史研究需要运用大量史料,甄别和使用不同类型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遗迹寻史】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设计精心。设计的鱼嘴,作为分水坝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在内江引水入渠,灌溉农田;建飞沙堰作为滚水坝,使得汛期内江之水排入外江,并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由谁主持修建并分析修建都江堰的意义。

【诗图佐史】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考古探史】

材料三   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用木木板隔开,缝隙处用桐油灰和麻丝腻密,形成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船作为考古史料可用来研究南宋经济领域的哪些现象。

【图像证史】

材料四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其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

画面描绘了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以上文献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因素。
2024-05-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
2 . 了解中华历史,探究文明历程,感悟文明魅力。李老师以“魅力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宫女图》对研究大唐盛世有何史料价值。归纳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

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宫女图》中的人物为九位宫女,体态丰腴,曲线柔美。雍容华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她们手持烛台、如意、高脚杯(内装葡萄酒)、包袱等物,除两人穿男士袍衫外,其余皆为短襦长裙,构图韵雅和谐,描绘细致传神。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鉴赏》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 48000 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 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2)生产工具的革新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下面图片反映的生产工具分别是如何推动农业发展的?

(3)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技术更新,优良品种增多,农业产量大幅增加。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宋代经济”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苏湖熟、天下足       景德镇瓷都       夜市、草市出现       发行交子        设立市舶司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长篇诗歌《中国有了一条船》以诗入史,以史观今,放眼中华文明进程中的船文化,颂扬船文化深处的中国精神。以下史实正确的是(     
①距今8000年的先民制造独木舟;②南宋临安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明代郑和的宝船扬帆下西洋;④嘉兴南湖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身边的生活中探寻历史,可以拉进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同学们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参观遗迹】

材料一   唐朝时考取进士是极荣誉的事。录取后,皇帝在曲江池赐宴。宴会之后全体新科进士登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塔壁题名留念。

                 大雁塔与《雁塔进士题名贴》(拓片)
(1)与《雁塔题名进士贴》有关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对这一制度有何发展?并简述该制度的影响。
【品读诗歌】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忆昔》中所描绘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无家别》一诗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唐朝由“开元全盛日”变为“世乱各东西”的历史事件。
【解读地图】

材料三   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为外贸管理机构。中国在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以及丝绸和香料的“香丝之路”等海上通道。

——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宋代海外贸易图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赏析邮票】

材料四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图A玄奘西行求法(邮票)图B

(4)结合所学知识,为图A人物写一段解说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九年级下·山东淄博·专题练习
5 . 历史研究需要运用大量史料,甄别和使用不同类型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遗迹寻史】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设计精心。设计的鱼嘴.作为分水坝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在内江引水入梁,灌溉农田:建飞沙堰作为滚水坝。使得汛期内江之水排入外江,并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

【诗图佐史】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令种.
禾泰。……城头山鸣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 王建《建州行》

【考古探史】

材料三

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船身残长24.2米,米,宽9.15米,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用木木板隔开,缝隙处用桐油灰和麻丝腻密,形成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

【图像证史】

材料四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著,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其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

——以上文献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由谁主持修建并分析修建都江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船作为考古史料可用来研究南宋经济领域的哪些现象。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4-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山东淄博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
2024七年级下·山东·专题练习
6 . 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是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松赞干布)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

材料三

去往国家人物内容结果
唐→天竺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②
唐→日本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材料四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中“朕独爱之如一”的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
(2)材料二中松赞干布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所说的“大唐公主”是谁?
(3)请将材料三表格中①②③三个空白处补充完整。
(4)结合材料四,说说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5)根据以上历史发展的史实,请你谈谈对于当今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024-04-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高频非选择题60题)-(山东专用)
7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运河兴建的第一次高潮。实力强盛的诸侯国为称霸中原而开始兴建运河。……隋唐宋时期,以隋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水路干道构架,掀起运河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北宋时由江淮至开封的漕运量每年高达800万石。元代开始营建自江南产粮区至北京的漕运水道,是为运河建设的第三次高潮。全线贯通于13世纪的京杭大运河对泗水、汶水、卫河和黄河的沟通,50米地形高差的跨越,以及戴村坝和高家堰的坝工建筑,显示出中国运河工程技术在17世纪前领先世界的水平。

——谭徐明《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材料三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新发展。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大运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3)材料三中的两首诗反映了唐朝时哪一历史现象?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4-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8 . 历史研究需要运用大量史料,甄别和使用不同类型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遗迹寻史】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设计精心。设计的鱼嘴.作为分水坝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在内江引水入梁,灌溉农田:建飞沙堰作为滚水坝。使得汛期内江之水排入外江,并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

【诗图佐史】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令种.
禾泰。……城头山鸣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 王建《建州行》

【考古探史】

材料三

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船身残长24.2米,米,宽9.15米,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用木木板隔开,缝隙处用桐油灰和麻丝腻密,形成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

【图像证史】

材料四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著,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其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

——以上文献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由谁主持修建并分析修建都江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船作为考古史料可用来研究南宋经济领域的哪些现象。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4-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辽宁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辽宁专用)
9 .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材料一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水,高则泻水”。
①唐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影印件)②《宋史·食货志》③仇兆鳌《杜诗详注》

材料二   作为早稻优良品种的占城稻,北宋初时引进。经过一百多年的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这对南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偏安于江南的南宋,为了维持与金朝对峙的局面,必须致力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从朝廷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总结、推广与指导。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

——《梦梁录》

材料四   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周一良《新编中国通史》

(1)史料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类型,材料一的三则史料分别属于什么类型?要研究唐朝的农业发展情况,可以选用的材料有哪些?(只写序号,不得错选、漏选)。
(2)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市”出现了哪些新形式?和前代相比有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南宋时期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是什么?
2024-04-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影响着历史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人们起名字时,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材料四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摘编自《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五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丰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春秋时期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2)材料二中的文帝、景帝“与民休息”,是指汉初统治者所实行的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晋末年以来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5)材料五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地区?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5-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