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8 道试题
1 . 瓷器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折射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在此基础上,陶瓷业继承了过去的优良传统,盛况空前。……青瓷、白瓷等制作技法有很大提高,在器物造型等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各地新兴的窑场如雨后春笋,除“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之外,景德镇窑也驰名古今。在国策的鼓舞之下,加之当时航海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亚洲的东部、南部、西部及非洲东海岸很多国家都发现了我国宋代瓷器。

——摘编自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简述宋代制瓷业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材料二   在16-18世纪时期,通过欧洲人的参与,当时外销瓷主要有以下几条路线:一条是由葡萄牙人主导,经澳门等地后到里斯本;另一条是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和南美向亚洲输出大量白银的返程中,携带中国等国家货物运往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再一条就是荷兰人和英国人经马六甲海峡、印度,前往中东与欧洲。

——摘编自江建新《瓷器改变世界》

1769年,韦奇伍德陶瓷厂创办。他们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他们采用机器生产陶瓷,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瓷器贸易与瓷器生产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家用瓷大都由国营企业或机构完成,几乎所有的国家用瓷从下达任务到生产流程都在国家调控范围内。当今的国家用瓷生产模式已不再像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样专限国企供销,而是开始出现一些优异的私人企业或陶瓷作坊承担部分国家用瓷生产的情况,国家用瓷的挑选范围也不限制于国有企业,而是囊括市场内所有的生产单位。

——摘编自陈磬《1949-2019年景德镇国家用瓷设计研究》

(3)材料三中,国家用瓷生产单位有何变化?
2024-05-29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2 .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朝代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四:(宋代)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此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为发展农业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归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此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5)综上所述,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3 . 九年级一班开展“阅读中国”主题研究活动,以下是各小组各自整理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跟着考古读懂中国】

图一:汉代讲经图
此为成都出土的东汉讲学画像砖。侧面反映了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尊崇儒学的态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图二:北魏陶俑
琴是中原传统乐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琴乐渐为北朝社会接受,在雅集、宴饮等场合均可见到。

图三:达赖金印
此为雍正二年清世宗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说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材料二   【跟着数字读懂中国】

税收结构指税收收入结构,即各类税收入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一般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三   【跟着故事读懂中国】

时间交往史实时间交往史实
西汉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元朝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唐朝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明朝郑和下西洋;实行海禁
宋朝三大发明外传;瓷器闻名海外清朝闭关锁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统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期间宋代国家税收结构逐步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外交流的发展趋势。
2024-05-0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历史无处不在,它沉睡在文物间,流淌在典籍内,散落在诗词里,隐藏在遗迹中。让我们穿越岁月沧桑,去寻觅历史的足迹
【文物说史】

【典籍读史】
材料一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收《魏书》

【诗词证史】
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
一条星宿五门西。

—唐·白居易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徐来军

宋代诗人李邴在一首描写泉州港的诗中写道:“苍宫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遗迹寻史】

打开中国地图示意图(如下图),有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人工巨龙”……一撇一捺,一刚一柔,交叉在北京,形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

【数字见史】西汉、唐代和南宋南北方人口数量统计表
朝代(时间)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2年26221.297478.8
唐朝742年40545.249554.4
南宋1187年123864.667935.4

(1)请从上面三幅图片中分别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A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______
B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______
C春秋战国的思想争鸣:______
(2)写出材料一反映的汉初政策及封建治世的名称。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改革?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3)白居易诗句描绘的是唐朝哪个城市?写出徐来军词中描述的生产工具的名称。李邴的诗句反映了宋代什么的兴盛?为此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
(4)图中的两条“人工巨龙”AB分别指什么?请指出中国古代能建成这两大工程的共同原因。
(5)根据材料,总结西汉到南宋全国人口变化的总趋势。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3-31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材料二


         
                                      图1 南宋海船                                   图2 宋代《货郎图》        图3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西汉至宋代时期南北方人口(户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2所反映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简述图3“纸币”的名称。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
2023-09-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凌霄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图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货币演变】材料一

(1)对比图一、图二,指出货币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并分析图二货币的历史价值。

【城市发展】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唐、北宋在市场分布上的不同特点。

【经济重心】

材料三   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密度变化的趋势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本质。

【海外贸易】

材料四   贸易地图直观呈现历史现象。

(4)对比唐朝和宋代对外贸易路线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宋代对外交往路线特点的原因。
(5)若要继续探究唐宋时期经济发展内容,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2024-05-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材料二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编自《宋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北方户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片文物所属的史料类别。并说明从图片获取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政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映出的社会现象。
2023-09-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

——钱穆《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最终在哪一朝代完成?归纳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宋代)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此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此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5)综上所述,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11-04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与海外进行丝绸贸易,也蓬勃发展起来。

——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集团之间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摘编自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变化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一个事例来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你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023-10-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南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重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材料二:表格: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742宋(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材料三:宋时,国家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而太湖流域又是全国重要粮仓。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户)的总体变化趋势。
(3)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朝代并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3-08-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鹏山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