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明的起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字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三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警报),区域之内,晏如(平静安宁)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卷五十四

(1)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社会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材料三   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指出材料一、二分别佐证了中国古代哪些政治制度?
(2)结合材料二,用史实说明秦朝破解两大“难题”之法?
(3)综合以上材料并运用所学,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播影响广泛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汉字的造字方式固定单一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和烧骨B.史书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课堂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我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由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更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流徙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

——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畜牧业生产经验,物质生活中的胡服、胡食、胡床等,精神生活中的胡乐、胡歌、胡舞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生活。

(1)写出图一工具的名称,它出土于哪一古人类遗址?图二的工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简要概括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自西周以来立国的基本观念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势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   李斯建议焚烧私人所藏《诗》《书》等典籍,“以古非今者”要灭族。秦始皇批准了这一建议。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1)据材料一,指出将四土四国之地“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否定这一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2)中国历史上在哪一个朝代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对西汉中央政权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影响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中的“臣”指的是谁?秦汉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一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有什么不同?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8 . 下表是百家争鸣时期部分学派的部分主张,据此可知百家争鸣(     
学派主张(部分)
儒家以仁爱思想使社会和谐,以德治理念使人民诚服。
墨家以兼爱和自律为手段,推进社会治理。
道家反对统治者不必要、不适当的作为以及过多的指令与干涉。
法家以制度和法律为手段来稳定社会秩序。
A.推动社会流动B.促进文化传承
C.服务现实政治D.表达人生态度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9 . 青铜器上刻有的文字,古人称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     
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各个阶段
C.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D.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10 . 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与齐、晋距离较近,而与周天子距离较远
B.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
C.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势力扩大
D.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