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30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如下表是他们的调查结果,请分析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组别父亲母亲家庭数目子女有耳垂人数子女无耳垂人数
I有耳垂无耳垂342271106
II有耳垂有耳垂527397167
III无耳垂无耳垂2010233
(1)调查表中的有耳垂和无耳垂的特征,在生物学上称为___
(2)儿子的有些特征与父亲相同,有些特征和母亲相同,这种现象是___
(3)根据表中第___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无耳垂是隐性性状。
(4)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片段,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则在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
(5)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是___现象,是否可以遗传?___
(6)在第I组中的一对夫妇,若他们的第1个孩子无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几率是___
(7)血缘关系越近,携带家族中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就越大。因此,禁止___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
2024-06-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张鹏同学发现馒头充分咀嚼后变甜,为寻找原因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下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块,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并得出结论。
试管加入馒头形状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冷却后加碘液
2ml唾液细碎屑37℃5minb
a细碎屑37℃5min变蓝
2ml唾液一整块37℃5min变蓝

(1)填写表中标序号的内容a______,b______
(2)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作用都有关系。
2021-07-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实践活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
如图是改进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的探究实验装置,表格是某班级10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次
白白2635496575
白黑8475614535

操作步骤:
①取两个密闭装置(小管下端透明,只能看到一粒弹珠),一个装白色弹珠20粒,另一个装白色与黑色弹珠各10粒;②将装置正立摇匀后再倒立(如上图);③记录下端看到的弹珠颜色组合;④每小组重复步骤10次,统计组合出现的次数。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上表中严重偏离理论结果的第6组的数据应该____(填“保留”或“舍弃”)。
(2)表中的“白黑”表示的性别是____,其性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
(3)每小组重复步骤共10次的目的是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智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探究蚕豆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操作如下:分别从甲品种蚕豆袋和乙品种蚕豆袋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蚕豆种子做样品,进行样品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图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1)每个品种不同层抽选蚕豆的种子各10粒而不是各1粒的目的是______
(2)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蚕豆长轴长度进行了测量,如下表是测量结果,请完善表格:
品种甲品种蚕豆乙品种蚕豆
每组平均(毫米)121214161822242628
组别12345678
平均值______毫米25毫米
(3)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绘出柱状图。

(4)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甲品种蚕豆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小于乙品种蚕豆,这种性状变异主要是由______的不同引起的;若将甲品种蚕豆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能结出较长的蚕豆;同样将乙品种蚕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结出较短的蚕豆,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______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下表是某同学及其家庭成员遗传调查记录。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回答问题:
调查项目父亲母亲该同学
头发形态直发直发卷发
是否白化正常白化白化
(1)表中的直发和卷发这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___,其中隐性性状是___
(2)如果用A与a分别表示控制正常和白化这对性状的基因,那么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
(3)若该同学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其头发形态的性状表现可能是___,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
2024-06-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6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玉米 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A

B

c

种子数(粒)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

186

187

0

(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______,不利于萌发。
(2)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填组别字母序号)进行对照实验。
(3)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______
(4)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5)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 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图中______(选填“甲组”或“乙 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
2023-02-03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安徽专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
材料二 大豆,又名黄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
(1)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_____多样性。
(2)路边任何一株无名小草,都有它存在的生物学价值,你认为这个价值表现在哪里?_____
(3)阅读表格,填写正确信息。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水稻

小麦

大豆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禾本科

豆科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植物界


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该表中水稻和_____的亲缘关系更近,一般不同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_____(高\低),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_____(近/远)。
2019-1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装置标号种子所处的环境种子数
发芽率(%)
温度(℃)湿度光照
A25潮湿有光10096
B5潮湿有光1000
C25干燥无光50
D25潮湿无光5100
E25潮湿有光10097
F25潮湿无光10098

(1)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不足之处是_____
(2)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_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农业生产上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因为饱满大豆种子的_____内贮存着更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大豆种子正常萌发、幼苗健壮。
(4)装置A、E、F中均有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019-11-25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人类的遗传信息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小文是个爱动脑的孩子,如图是小文画的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图,表格为小文家族的眼睑性状表现,控制眼睑的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请分析回答:

外婆外公爷爷奶奶母亲父亲小文
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
(1)由图片可知,小文画的是一个体细胞,判断依据是___
(2)图中此人的眼睑性状表现为___,产生的生殖细胞中,___(“能”或“不能”)同时含有1号和2号染色体。
(3)小文的外公外婆都是双眼皮,小文的母亲也是双眼皮,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
(4)小文的父母准备生二胎,再生一个单眼皮女孩子的可能性是___
2024-06-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安徽卷)-生物
10 . 近年,我国有关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层出不穷。为探究镉的危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同学们提出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危害吗?
(二)进行探究实验:
①取32只体重为,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②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镉浓度/(

溶液量

死亡数/只

A

0(清水)

0

B

0.015

2

C

0.030

3

D

0.045

6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_
(2)镉浓度为0的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环境需要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各用8只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