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探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某学习小组准备对盱江河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卵的孵化率”,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2023-11-24更新 | 281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3 . 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___组,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___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该设计图包含了___组对照实验。
(3)当图一的A区放入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4)实验研究时选用20只鼠妇,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___
4 . 某校生物选修课开展了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饲养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家蚕取食湿桑叶后不能正常发育。为了研究桑叶表面水分对家蚕发育的影响,兴趣班的同学开展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同时孵化一周且重量、大小相近的家蚕幼虫60条,均分为A、B两组,每次实验每组各10条,进行3次重复实验。
②将采自同一棵桑树上,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桑叶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为正常桑叶,另一份为湿桑叶(即每片桑叶用蒸馏水浸泡10秒取出,阴干20分钟)。A组家蚕饲喂正常桑叶,B组家蚕饲喂湿桑叶,每隔12小时每组分别饲喂与之前相同的新桑叶。每组每次饲喂时间、饲喂量及其它饲养条件相同。
③每隔1天记录家蚕的存活率;家蚕结茧后,称量蚕茧重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


存活率(%)
第1天第5天第9天第13天

A组

100

100

100

100

B组

100

78.3

43.3

13.3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其中对照组是
___组。
(3)实验结果表明,喂食湿桑叶会使家蚕的
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芹菜叶柄倒置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小红同学将芹菜叶柄分成两段,分别插入两只盛有稀释后红墨水的烧杯中,其中一段正立,另一段倒置。两小时后,芹菜叶柄横截面都出现了红色斑点(如图)。关于该实验不合理的叙述是(  )
   
A.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
B.两段芹菜叶柄应该长短相同
C.该实验应多次重复,避免实验偶然性
D.一只烧杯置于光下,另一只烧杯置于黑暗处
2023-10-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小宇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些豌豆种子,清水浸泡24h后,各选取饱满完整种子100粒,分别进行黑暗水培和光下土培,每天适量浇水,如图1。
②10天后,黑暗水培的豌豆种子萌发87粒,光下土培的萌发85粒,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符合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该实验可以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30℃30℃ 2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C.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2023-10-15更新 | 388次组卷 | 14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为了探究“植物的吸水器官是根还是茎叶”,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两株质量均为 25g 的玉米苗,一株的根部浸入水中,另一株的茎叶浸入水中(如图)。②一昼夜后取出,放在吸水纸上吸干表面水分。③分别称重,记录如下表:
初始质量(g) 浸水后的质量(g) 增加质量(g)
根部浸水组 25.00 30.455.45
茎叶浸水组 25.00 25.890.89
       
关于该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吸水器官B.可用蚕豆苗替代玉米苗进行实验
C.该实验用了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D.步骤②可省略, 没有必要进行
9 . 小红同学在吃“豆芽粉丝”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黄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条件结果
光照23℃潮湿发芽
光照23℃干燥不发芽
黑暗23℃潮湿发芽
黑暗23℃干燥不发芽
A.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材料选择: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对照实验: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10 .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同学们计划去调查一个身边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活动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B.需要制订调查计划和准备调查工具
C.选择远一些、大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比较容易操作
D.做好调查记录是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