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国科学院发布重大科研成果:发现了一种蜘蛛(大蚁蛛)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研究发现,母大蚁蛛生殖沟能分泌“乳汁”。刚孵化的幼蛛不能爬到母亲身边吃奶,母大蚁蛛会把“乳汁”分泌到巢壁的蛛丝上,供幼蛛“吮吸”。一周后,幼蛛会直接到母体生殖沟上“吮吸乳汁”。大蚁蛛生长发育过程见下图,请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类学上,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大蚁蛛属于___________门,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采用_________法,研究大蚁蛛的哺乳行为。由图可知,母大蚁蛛哺乳行为长达_______天。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的行为,历来被认为是_________动物独有的特征。大蚁蛛与该类动物分属于不同的门类,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刚孵化出生的幼蚁蛛是依靠“吮吸”母大蚁蛛分泌的“乳汁”存活下来的。简述你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在牛屁股上画一只眼睛,真的能避免被狮子攻击。狮子、豹、老虎等猫科动物在狩猎时,通常先在猎物后方潜伏,等待发起进攻的时机。因此一些人认为,如果猎物脑后也有眼睛图案,那么这些大猫就会误以为猎物时刻在盯着自己,自然没有"偷袭"的意义了。为此,在印度等地的森林中,一些当地农民会在脑后戴上人脸面具,从而防止被老虎背后偷袭。这种预防措施真的有效吗?面具能否骗过老虎还没有得到研究证实,但一项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的最新研究率先证明了,在牛的屁股上画眼睛,真的可以降低它们被狮子攻击的风险。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件事∶首先,画眼睛似乎的确起到了迷惑狮子的作用,因此人们最初的猜想是正确的;其次,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即使是随意画了个"×",也要强过什么都不涂。一些蝴蝶、鱼、两栖动物都演化出了能迷惑捕食者的眼斑图案,而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这个结论对于哺乳动物同样成立。

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发现问题∶在印度等地的森林中,一些当地农民会在脑后戴上人脸面具,从而防止被老虎背后偷袭。
(2)提出问题∶在牛的屁股上画眼睛,可以减少狮子、豹、老虎等猫科动物的袭击吗?
(3)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一支由澳大利亚和博茨瓦纳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历时4年,在博茨瓦纳对14个牛群共2061头牛进行了研究。在每一组实验中,他们将牛群中的牛分为3组,观察这些牛,在随后24天内,会不会被狮子捕杀。
(4)实验结果∶结果对比非常明显∶
处理方式实验头数死亡头数
A.臂部画上眼睛图案6830
B.在臂部画一个叉号5434
C.不做处理83515

(5)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6)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狮子、豹、老虎在生物分类学上,同属于________界、__________门、______________纲、食肉目、_____________科动物。
(8)一些蝴蝶、鱼、两栖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都演化出了能迷惑捕食者的_____________
3 . 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小鼠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是脊索动物门______纲.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___________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府前路学校初一的同学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野外实践活动.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要了解野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运用调查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首先应该确定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
(2)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再发育成成熟的植株,以上现象反映出生物具有_____的特征.
(3)有的同学在石块地下发现一种鼠妇,用枝条轻轻触碰它,马上缩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_____的特征.
(4)野外由很多小蚂蚁,请问,它按_____分类属于动物,按生活环境分类属于_____
(5)野外有一处池塘,池塘中有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与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