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后,进行了相关探究。

(1)他们在 300mL 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搅匀,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将上述液体平均分装在A、B 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水稀释至 300mL。向 A 瓶加入 15mL 草履虫培养液,向 B 瓶加入等量的_____,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2)一周后,观察A、B 两瓶的变化。
①A 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B 瓶_____,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 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用吸管吸取 A 瓶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如图 1。草履虫靠[       ]_________运动,观察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草履虫通过[       ]_____摄取浑浊液中的细菌,形成食物泡,在细胞质中酶的作用下将其消化分解。
(3)图 2 为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细菌与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的共同点是都可以通过_____的方式进行生殖,并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某些细菌生活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营养方式为_____,如结核杆菌、痢疾杆菌。
2022-01-23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第1-3单元)
2 . 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A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叶片煮至黄白色时用镊子取出漂洗,之后滴加碘液观察,看到的现象是:A处__________;B处__________;C处__________
(3)A、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4)要安全快速地将叶片的绿色褪去,图乙的装置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绿叶中的__________被溶解,酒精变成绿色。
3 . 为探究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请你选择最科学的一组对照实验装置是(       
A.a和eB.b和fC.c和dD.a和f
4 .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幼虫体表是黄色的,是粮仓中的害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里的粮食堆中。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片,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亮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呢?通过探究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黄粉虫,静置两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黑纸板下与铁盒内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记录统计结果。
3.计算出各个小组的平均值。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请你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4)为什么要用多只黄粉虫做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要计算各小组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在“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生长状况”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物所需的多种无机盐
B.“2”号可以作为“1”号的对照组
C.该实验中的变量是水
D.缺少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6 . 以下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几个步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a部分变蓝B.乙中遮光处理作对照
C.丙中c烧杯盛的是酒精D.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7 . 2013年5月以来网上有许多有关小龙虾的传闻。小龙虾是否如网上所传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学生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
(2)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同种小龙虾,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腐烂性食物,在2号容器中饲喂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新鲜食物。将1、2号容器中的小龙虾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3)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设置1、2号两个容器的作用是形成________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021-09-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三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力调研(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百香果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为探究百香果对急性酒精中毒(醉酒)小鼠的解毒作用,做了以下实验:
①制备百香果提取液;
②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对每只小鼠做如下灌胃处理:

模型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灌胃物质

生理盐水

百香果提取液

百香果提取液

百香果提取液

剂量(mg/kg)

15

15

30

60

③1小时后,4组小鼠都用6g/kg剂量的酒精(浓度为50%)灌胃,造成小鼠急性酒精中毒;
④记录各组小鼠的醉酒时间与醒酒时间,取平均值并绘制出如下曲线图: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中将40只小鼠分成4组时,必须随机分配,目的是______
(3)为控制单一变量,科研人员所进行的操作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绘制曲线时,采用10只小鼠测定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5)分析曲线可知: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9 .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重复多次实验B.分析原因,重做实验
C.重新核查实验方案D.修改实验数据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花瓣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对照组为A组
D.实验结论是“光照时间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