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微塑料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损害健康.为了研究微塑料对人健康的影响,某同学查阅了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对微塑料的摄入途径、体内运输、生物毒性和防治措施进行研学,他的研学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微塑料研学记录单
摄入
途径
(1)微塑料伴随食物进入人体,被吸收时,通过小肠绒毛内丰富的____进入血液。
(2)空气中的微塑料进入上呼吸道后,大部分能够通过咳嗽、打喷嚏以及擤鼻涕等方式排出,这是免疫的第____道防线在发挥作用。图中的球体代表肺内大小不同的肺泡,甲中8个小球体的总体积等于乙中1个球体的体积。少部分微塑料积累在肺部,通过甲进入血液的微塑料比乙多,其原因为______

体内
运输
(3)微塑料运往全身的部分路径如下:
①微塑料→小肠毛细血管→下腔静脉→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肺动脉……
②微塑料→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主动脉……
(供选结构: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生物
毒性
(4)某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____、0.15、1.5、15、150mg/kg)的微塑料处理小鼠,测量各组小鼠血液中尿素含量,结果如图,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大,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增加。其原因是微塑料影响了肾小球的功能,导致尿素滤过量____(填“增加”或者“减少”)。

防治
措施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措施属于生物防治的是____(单选)。
A.控制生产塑料制品       B.循环使用塑料制品
C.利用细菌降解塑料       D.用玻璃杯替代塑料杯
2024-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同学们用蝌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饲喂添加甲状腺素的饲料B组饲喂普通的饲料
长出后肢所需的时间/天45
长出前肢所需的时间/天79
尾消失所需的时间/天2637
尾消失时的体长/1cm1.3
A.本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素的有无
B.应选用大小、生长状况一致的同种蝌蚪
C.预测A组蝌蚪尾消失时的体长应大于1.3cm
D.本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2024-02-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为了更好地治理蚜虫,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种细菌与蚜虫的关系,并做了如下实验:将若干蚜虫幼虫均分为两组,乙组饲喂抗生素溶液(能杀灭细菌)处理过的新鲜豆苗。两组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发育到成虫所需时间(天)

成虫体长(mm

成虫3日内产卵数(个)

5.2

1.97

21

7.9

1.47

0

A.表格中的数据是各组各类数据的平均值
B.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豆苗是否新鲜
C.该细菌能促进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用抗生素处理豆苗对治理蚜虫有效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跨学科实践——模型制作]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密闭型生态瓶的制作方案,如图1。请回答问题:

(1)蚯蚓以枯枝烂叶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根据它在生态瓶中的作用,可以将它划分为________者。
(2)方案中胶带的作用是________;生态瓶中提前倒入的水最好选择________(填“蒸馏水”或“池塘水”)。
(3)小组同学制作好的生态瓶如图2所示,应将其放置在________(填“明亮”或“阴暗”)的环境中。
(4)小组同学发现制作生态瓶的容器多选用玻璃器皿而不是塑料制品,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她带领的团队研发出的“青蒿素”是一种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了探究“施氮肥量对青蒿素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据图不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A.氮肥对青蒿素的产量有影响
B.不施氮肥,植物能产生青蒿素
C.氮肥是合成青蒿素的重要原料
D.提高青蒿素产量的最适施氮肥量是300kg/hm2
6 . 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 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生长激素类药物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口服是否有效?某生物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相关探究。如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据表回答问题。
组别A组B组C组
实验步骤选取同样大小且健康的3只小白鼠,分成ABC三组
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定期饲喂与A组等量的生长激素定期注射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
每天按时饲喂等量的食物,一段时间后,测定题中增重情况
实验结果增重40%增重25%增重25%
(1)请指出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
(2)修订实验设计后,若想探究生长激素是否能调节小白鼠的生长发育,应该选择C组与____________组进行对照。
(3)实验要求小白鼠的体长、体重必须基本相同,是为了____________。B 组与C 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___(内分泌腺名称)分泌的;幼年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_______(填“呆小症”或“侏儒症”)。
(5)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小
C.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D.激素可以通过导管输送
2024-01-17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如东通州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无机盐类型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适量含磷、②的无机盐
实验现象叶片正常叶片①叶片异常叶片异常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处应填___,甲、乙探究的是含___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探究含磷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应选中组和___组形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都遵循___原则。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___
(3)除无机盐外,植物的根还能从外界吸收水。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体中的___(填“筛管”或“导管”)进行运输的。
2024-01-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草地贪夜蛾具有趋光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水仙花等植物存在天然挥发性物质苯甲酸甲酯(MB),对其他昆虫有很好的驱避效果。苯甲酸甲酯(MB)对草地贪夜蛾的驱避效果怎样呢?研究人员用下图的实验装置,将100只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放入投放处15分钟后观察。

观察结果如下:

组别

左侧MB浓度

左通道幼虫数量

右通道幼虫数量

A

0

49

51

B

0.25%

39

61

C

0.50%

27

73

D

1%

12

88


(1)分析实验装置可知,释放草地贪夜蛾的位置是______(从“a、b、c”处选),该研究的实验组是______
(2)该研究的观测指标为______,实验过程中除幼虫状态良好且一致外,还要保证各组的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3)根据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获得结论的证据是______
2023-12-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质量自测试卷
9 . 以下某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
测量地点及次数项目不同植被
裸地草坪灌木丛
温度/℃182016161814141612
相对湿
度/%
464551606266707268
(1)分析数据可知,早、中、晚裸地的___最高,___最低。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
(3)观察表格中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坪、灌木丛的空气湿度和周围环境温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4)实验中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___
(5)通过此探究可以证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2023-1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产生较多二氧化硫,该气体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等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形成酸雨(pH<5.6)。酸雨的酸性用pH来表示,pH越小酸度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针对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3)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5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H=5、pH=4、pH=3、pH=2的“酸雨”各20毫升等。
(4)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④向B、C、D、E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______毫升。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5)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预测1:随着PH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______作用。
预测2:随着PH逐渐减小,______
预测3:随着PH逐渐减小,______
2023-10-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