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每次都保证小白鼠处于饥饿状态。迷宫示意图(图1)和实验数据如下(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
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
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的实验数 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作的假设。
(2)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_____
(3)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C鼠所用时间的曲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面的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____________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_____ (填“强化”或“弱化”)。
2021-04-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区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相同的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仍然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瓶(填字母),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填字母)。
A.瓶子的形状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图乙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图甲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_____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 . 《健康报》报道上海学生营养不良率达24%,而由于营养知识欠缺,约40%少女营养不良。如图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塔底部的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主要含有______等营养成分。
(2)位于宝塔第二层的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________
(3)位于宝塔第三、四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有的同学不喜欢摄入这一类食物,为了验证蛋白质类食物对健康生长的重要作用,请你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验证蛋白质类食物对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康幼年小白鼠,编号为A、B。分别称取它们的体重,测量它们的体长,并记录。
②每天定时定量给A鼠喂蛋白质含量极少的普通饲料,并加入适量蛋白质粉,给B鼠只饲喂等量______,其他条件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同时分别称取A、B鼠的体重,测量A、B鼠的体长,并记录。
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a.实验预期结果:A鼠体重和体长的增加量皆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B鼠。
b.本实验中B鼠起______作用。
实验结论:证明_____对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2020-08-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盆栽天兰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大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
(4)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液体变成了绿色,其中的叶片变成了黄白色.说明小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
(5)用清水漂洗.
(6)如图⑥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即可根据颜色反应判断是否有_________生成。
(7)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
(8)白色衣物不小心沾上了植物的绿色汁液,你怎样才能快速清理干净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据图回答:

(1)甲图中试管1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_______,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碘处理,结果发现叶片__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释放。
(2)将乙装置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2中的澄清石灰水变得_____________,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是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据图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观察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____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盐凉拌黄瓜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盐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黄瓜细胞液浓度的缘故。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022-09-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1-12八年级下·云南保山·期中
7 . 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________实验.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________,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________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________
(4)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________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8 . 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有利于健康,如图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活动中洗手前后培养丽中培养物的对比图。

(1)该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是:洗手后_____
(2)C在本探究活动中起_____作用。
(3)此实验变量是_____
(4)A 装置中不能培养出病毒的原因是:病毒为_____生活,必须在其它活细胞内繁殖。
(5)该实验告诉我们_____有利于健康。
2020-05-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中学中考模拟试卷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实验方案(①②充分搅拌,③不搅拌;三支试管都放入37℃温水中5-10分钟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可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变量是_______
(2)如果探究牙的咀嚼与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影响,应选用的两支试管是________
(3)上述三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
2021-01-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2)图③将实验材料放在黑暗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④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上下两面遮盖,该实验的变量因素是_________
(4)图⑤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条件,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021-0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