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9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如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数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_______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___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5)除上述实验结论外,种子萌发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
2024-01-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大花生和小花生袋中分别仔细挑选个头较均匀的5枚花生果实做样品。
第二步:测量花生果实长轴的长短,以毫米记,四舍五入,记录整数。
第三步: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分析实验结果。请回答:
(1)小强同学在认真研究完小明同学的实验步骤后,认为有两处明显的错误,一是没有_________取样,二是花生的数量过少,容易出现_________
(2)下表是小强同学正确实验的测量结果,表格X处的数值是_________(四舍五入,记整数)。
品种测量结果大花生小花生
长轴长度(毫米)2830323418222426
样品个数8108448126
平均值(毫米)X23

(3)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不同引起的,这种变异称为可遗传变异。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____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3-04-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川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今年11月,小明因疫情在家进行线上学习,通过学习知道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小明准备探究酒精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在家开展了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问题。
酒精浓度
(%)
第7天后的种子萌发率
红豆绿豆黄豆
清水100%100%100%
25%86.59%95%99%
50%80%80%90%
75%60%65%73%

(1)在该实验中,除了水,小明必须为种子萌发提供哪些环境条件?______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验变量是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能不能每种种子只用一颗进行实验?为什么?______
(4)实验设置了红豆、绿豆和黄豆重复实验,最后算实验结果时,小明应该对数据进行处理,取______
(5)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______
2023-03-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探究蚕豆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操作如下:分别从甲品种蚕豆袋和乙品种蚕豆袋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蚕豆种子做样品,进行样品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图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1)每个品种不同层抽选蚕豆的种子各10粒而不是各1粒的目的是______
(2)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蚕豆长轴长度进行了测量,如下表是测量结果,请完善表格:
品种甲品种蚕豆乙品种蚕豆
每组平均(毫米)121214161822242628
组别12345678
平均值______毫米25毫米
(3)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绘出柱状图。

(4)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甲品种蚕豆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小于乙品种蚕豆,这种性状变异主要是由______的不同引起的;若将甲品种蚕豆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能结出较长的蚕豆;同样将乙品种蚕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结出较短的蚕豆,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______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后,进行了探索“蚕豆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操作如下:分别从甲品种蚕豆袋和乙品种蚕豆出袋中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蚕豆种子做样品,进行样品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在不同层随机抽取蚕豆种子做样品,这种取样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蚕豆长轴长度进行了测量,下表是测量结果.请完善表格:

品种

甲品种蚕豆

乙品种蚕豆

每组平均(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组别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________毫米

25毫米

(4)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绘出柱状图。
_______
(5)如果将乙蚕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较小的蚕豆,这种变异_________(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6)比较甲、乙两个品种中不同蚕豆长轴长度的平均值,说明蚕豆长轴的长短性状受_________控制。
2022-12-2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073生物的变异
6 . 研究表明,大约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幽门螺杆菌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所以它是原核生物。
(2)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幽门螺杆菌与人类是______关系。
(3)为探究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生物小组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表1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对值(炎症因子是反映炎症的一个指标,其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1。   
组别处理1组2组3组
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注:1.“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2.表格中的“+”表示进行相关操作,“一”表示不进行相关操作。
①该探究实验中,除变量之外,三组小鼠健康状况以及月龄、性别等保持一致,其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
②该探究实验中,第1组与第2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该生物小组根据图1的结果得出结论: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他们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③该实验结论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3-06-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7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选择了1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毫克·升-1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1·条-1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对照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____条。该实验假设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____。除此因素外,其他的条件都要求__________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上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统计了3次,我们合理处理这些数据就是取其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____
(5)鱼鳃由鳃丝组成,它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因此,从鲤盖后缘流出的水的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减少,__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增多。
8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8条大小相同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别

溶氧量/mg/L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 min.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____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下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____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洲凤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1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9 .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取3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并得出探究结果。
(1)该小组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获取样品,要做到______取样,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下表是该小组的测量结果,表格X处的数值应是______
品种结果甲品种花生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毫米1214151822242628
样品个数/个2420432052
平均值/毫米X24
(3)甲、乙两种花生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______不同造成的,而同一品种也存在差异是由于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4)从乙品种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结出小花生,如果将此小花生的种子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03-25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l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一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溶氧量培养环境呼吸频率
第一次统计第二次统计第三次统计
4mg/L隔夜自来水113111112
6mg/L隔夜自来水767874
8mg/L隔夜自来水585960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
(5)鱼类身体两侧具有感知水流方向的结构是______。鱼在水中通过______的摆动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023-10-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