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09年北京市垃圾总量达到669万吨,日均1.83万吨。2019年北京市垃圾总量 达到1011.16万吨,日均2.77万吨。 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利用,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垃圾分类之战”迫在眉睫。综合来看,实现垃圾分类能迅速带来两大好处。直接好处是保护环境。目前垃圾后端处理主要靠焚烧和填埋,但焚烧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填埋又侵占耕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加上一些有害垃圾没被分拣出来,重金属、有机污染 物、致病菌等就会进入大气、土壤, 甚至是水源,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存。只有形成“分类—回收 —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间接好处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数据显示,1吨废塑料可回炼约600公斤柴油;1吨易拉罐熔化成高质量的铝块后,相当于少采20吨铝矿;回收1500吨废纸,可少砍伐用于生产约1200吨纸的林木。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 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如剩饭剩菜、苹果皮。可回收垃圾: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如纸箱、易拉罐。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如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 其他垃圾:不能归类于以上三类的生活垃圾,如餐巾纸、榴莲壳。 目前,北京市已出台《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捅一袋)指导》。“两桶”指 的是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则用来收集可回收物。由于一般家庭产生的有害垃圾比较少,且小区几乎都有专门的地点收集此类垃圾,建议居民不要在家中囤积,有了就及时扔掉。

(1)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利用,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说明人类能够________(填“影响”或“适应”)环境。实现垃圾分类能迅速带来两大好处:___________和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2)厨余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_者。
(3)北京市已出台《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桶一袋)指导》,建议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请你判断下列垃圾类型,按图示进行连线。

(4)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你是如何进行分类投放的?
2021-09-2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试题
2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其中回收的厨余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好氧堆肥:厨余垃圾的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好氧细菌的作用来进行的。在堆肥过程中,厨余垃圾中 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直接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 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 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 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逐渐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厌氧发酵: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就是在特定的厌氧环境下,厌氧微生物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分解, 其中一部分碳素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转化作用中,被分解的有机碳化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贮存在甲 烷中,仅一小部分有机碳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的能量来满足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蚯蚓吞食:蚯蚓喜欢生活在富含有机质和湿润的土壤中,它的繁殖能力强,消化系统非常发达。其体内富含 蛋白质分解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等物质,具有极强的吞食有机物和土壤的能力。在蚯蚓的消化道中, 还有大量的细菌、霉菌、放线菌等与之共存,这使得蚯蚓具有转化改造有机质的特殊能力。蚯蚓能够处理垃圾, 在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垃圾中的营养物质进入好氧细菌中依次要经过___________和细胞膜。
(2)微生物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也为自己的生长、活动和繁殖提供了能量,说明微生物的营养方式为_____(自养/异养)。
(3)能产生甲烷的厨余垃圾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4)蚯蚓是________门动物,在本文所述蚯蚓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蚯蚓处理垃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草原生态系统是由草原地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体,是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该系统在调节气候、防止土地风沙侵蚀方面起着重要作,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系统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毒素的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食物网中,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的动物是______,在动物分类中它属于______纲。
(2)图二中的乙对应的生物是图一中的______。该生物在图一食物网中与兔之间是______关系。
(3)图三中的A代表的是图一中的______。 图三中某生物成份没有在图一中体现出来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它却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用。
2020-06-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草原生态系统是由草原地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一体,是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本机能单位。该系统在调节气候、防止土地风沙侵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系统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毒素的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食物网中,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在动物分类中它属于_____纲。
(2)图二中的乙对应的生物是图一中的_____。该生物在图一食物网中与狐之间是_____关系。
(3)图三中的A代表的是图一中的_____。图三中某成份没有在图一中体现出来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它却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9-06-12更新 | 50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九年级4月统一练习(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身边环境中的生物,将校园中的湖泊作为调查范围。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对湖泊进行水样采集,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另一组同学对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动物、植物等肉眼可见的生物进行观察、分类。
(1)该校园湖泊是由各种生物和______构成的生态系统。
(2)第一组同学将取到的水样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图1所示的生物,这些生物共同的特征是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______完成的。

(3)第二组同学在湖面上发现了图2所示的小生物,根据它的形态结构判断它应该属于______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其为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可见蚊子的发育类型为______变态发育。
(4)第二组同学在水面上发现了许多绿色丝状物质(图3),它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2019-05-20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2019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福寿螺原产南美亚马孙河流域,英文名是Apple snail,故又被成为苹果螺、大瓶螺。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
上个世纪70年代,福寿螺首次引入中国,当时是作为高蛋白经济动物养殖的。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口味和市场都欠佳,福寿螺被弃到野外,此物繁殖能力极强,食性又杂,福寿螺很快开始泛滥成灾,短短几十年就扩散到了中国大部地区,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直接面临福寿螺威胁的是各类水生植物,这些植物与人类也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水生作物当然是水稻,从水稻的秧苗开始,福寿螺就开始大啃特啃。水稻收割后,天气凉了,福寿螺就潜入地下进入休眠状态,等蓄水后继续活动,繁衍壮大。除了水稻,茭白、芋头、菱角、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也是常见的受害者。对于农民来说,福寿螺既不能添福又不能添寿,带来的只是灭不完杀不尽的烦恼。福寿螺显然不招人喜欢,在多个国家都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中国环保总局在2003年就将其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
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福寿螺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卷棘口吸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广州圆线虫完整的一生要在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中度过,福寿螺就是广州管圆线幼虫的中间宿主之一。经研究证实,有的福寿螺体内含广州管圆线幼虫竟多达3000-6000条。若人生吃或吃没煮熟的带虫福寿螺,就可能会感染广州圆线虫病。这种寄生虫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容易入侵神经系统。轻者会有头痛、低热等症状,严重者会致神经系统病变,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1)从分类上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动物,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称为________,其运动器官是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福寿螺属于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3)福寿螺柔软的身体外面有贝壳来保护,而节肢动物靠体表坚韧的________来作为保护自己的“盔甲”,从而防止______蒸发,以适应陆生生活。
(4)广州管圆线虫可以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其通过________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多种动物体内,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的______________之一。
(5)外来入侵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这些入侵物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101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有巨型田螺之称,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近年来,福寿螺在一起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动物,共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称为_________,其运动器官是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福寿螺属于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3)福寿螺柔软的身体外面有贝壳来保护,而节肢动物靠体表坚韧的_______来作为保护自己的“盔甲”,同时此“盔甲”还能起到_______的作用。
8 . 资料一:海洋中生长的珊瑚五颜六色,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聚合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单细胞冲黄藻。珊瑚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1)珊瑚虫和虫黄藻在分类上分别属于__________
A.节肢动物       单细胞藻类
B.腔肠动物       单细胞藻类
C.节肢动物       多细胞藻类
D.腔肠动物       多细胞藻类
(2)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__________是生产者。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共生”或“寄生”)。
资料二: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由珊瑚虫、藻类、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组成的聚集体,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紧密,比如海胆、雀鲷以藻类为食,长棘海星捕食珊瑚虫,肉食性鱼类又会以海胆、海星等为食,微生物在环境净化和物质循环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雀鲷虽是食草的,但却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会驱赶海胆和长棘海星,避免藻类和珊瑚虫被大量捕食。
(3)以上珊瑚礁区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生态系统。请写出以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4)雀鲷和海胆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资料三:珊瑚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对我国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白化现象展开了研究,他们定量分析了2006年6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采自大亚湾海域的多种珊瑚样品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以下是科学家研究的部分结果:

(5)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图1的研究结果,分析图中四种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最大的时间都是__________。结合图2中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时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2017-08-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