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3 道试题
1 . 在2019年5月份生物实验技能测试中,初三(一)班的宁宇同学顺利通过测试。现在她将显微镜使用的有关问题分享给大家,请你试着回答:
   
(1)对光时应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线强弱时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同学们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从图乙中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使视野中的图像更加清晰,需要转动[ ]______
(3)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比较了上述两种细胞,发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亮”或“暗”)。
2024-03-0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第五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图甲和图乙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丙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___,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给细胞滴加 _______进行染色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________
(3)操作乙步骤前,盖上玻片时,盖玻片需要一侧接触液体边缘,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2]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物镜和载物台的距离。
2024-03-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图甲是植物叶片形态及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表示气体,箭头表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及气体进出叶片的方向,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结构名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①]___和叶脉三部分。
(2)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以[a]___和水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b]___,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吸收[a],释放[b]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平衡。
(3)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___,释放能量。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___内进行。
(4)植物体从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状态通过叶片上的[②]___散失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作___作用。在该过程中有机物是通过___(选填“导管”或“筛管”)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5)在制作上述两种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能滴加清水而应该滴加生理盐水是图___表示的细胞。
2024-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耀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一同学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A.用消毒牙签在已濑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然后轻涂在液体中。
B.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绘制细胞。
C.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液体。
D.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然后进行染色。
请回答:
(1)请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___
(2)盖上盖玻片的方法必须正确,否则容易产生___,不利于观察。
(3)显微镜对光时必须转动___使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①下降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___],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   ]___
2024-03-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甲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乙和丙是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里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所填文字与对应的序号或字母必须匹配才能得分。)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   ]____(答任意一个依据即可)。
(2)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目的是____
(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图甲中的[   ]____。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   ]____
(4)现有倍数为10×和40×的物镜,若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物镜倍数为____。如果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临时装片向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5)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图丙中的[   ]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024-04-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小林同学制作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目的是________
(2)用________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甲图中的[____](填序号)。
(3)小林同学观察发现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气泡,若将气泡快速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A.B.C.D.

(5)将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应注视图乙的[____]。
2024-01-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一中、宁明实验学校、宁明第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荷花盛开是大明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某生物小组制作了莲藕细胞的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是最常用的观察工具,观察前,要先进行对光,对光时转动[4]_______使________对准通光孔。
(2)图二为制作该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字母)。步骤A、E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
(3)小郑同学在观察时发现,视野的右上角有一个气泡,这是步骤__(填字母)操作不规范所致。
(4)藕断丝连中的“丝”是_____组织,艳丽的荷花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5)图三为莲藕细胞的细胞质在显微镜下的流动情况,那么莲藕细胞质实际是沿_____(填“顺”或“逆”)时针流动的。
2024-01-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育华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小丽同学制作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填“生理盐水”或“清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丽同学观察发现在视野的右下方疑似有一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确认,应将装片向_____方移动。
(3)用________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甲图中的[   ]_______
2024-02-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江集镇宇航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四名同学看到的物像的不同效果。请据图回答:

(1)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二所示。___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___同学的视野中出现了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导致的。
(2)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选择___物镜,(选填“低倍”或“高倍”),并转动遮光器选择大光圈,同时转动反光镜收光。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更换物镜,小黑点消失了,由此可判断小黑点在___上。
(4)现将一做过不透明处理的字母“p”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则看到的物像是___。
A.pB.bC.dD.一片黑暗
2024-03-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等四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实验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标号)。
(2)图二为显微镜和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物像:用显微镜观察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____]______。要实现图二中由①到②的效果,应先向______方向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调节[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3)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较,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_等结构。
(4)细胞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______,它是由DNA和______组成。
2024-03-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