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清晨,不少市民喜欢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小明对此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小明取同一植物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图1)。将图1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变化。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2)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A枝条量筒液面比B枝条量筒液面______
(3)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
探究二:小明将图2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一昼夜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并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曲线图。图4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和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
(4)图3中,a点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图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______(填字母)。
(5)叶肉细胞在图3中c点时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用图4中的序号来表示)。据图3可知,一天中______时左右氧气浓度最高,更适宜到林间锻炼。
2 . 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   ]____ 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二中的结构[   ]____中进行。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_,产生该气体。
(3)将图三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     ]____散发出来的,它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 ____构成的。
(4)某同学选取大棚内A、B两种植物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的影响,并将探究的结果绘制成了图四曲线。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 点。
2021-04-11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卷)2021年中考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
3 . 科研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测定了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气孔开放程度日变化曲线,如甲图所示,乙图为显微镜下该植物气孔结构图,丙图为植物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9:00~12:00时,随着_________不断增强,气孔开放程度逐渐增大。13:00时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因为中午光照太强,植物叶片防止________作用散失过多水分。
(2)用显微镜观察乙图时发现②与③的区别是有________结构。
(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实质就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即图丙中的_______(填字母)。其过程表达式为: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021-02-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观察下图:图一为某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B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填“甲”或“乙”)。
(2)图一中气体A和B通过图三中的[_______]进出叶片。图三中②表示叶肉,其细胞内的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3)图三中的⑤含有导管与筛管,其中__________能运输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
2021-02-2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分别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甲烧杯中放入蒸馏水,乙、丙烧杯中均放入与甲等量的且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再从同一植物,选取生长旺盛,长势相同的绿叶,用打孔器在叶片上截取多个相同面积的小圆叶片,再用物理方法抽出小圆叶片中的气体。然后取等量小圆叶片分别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的底部。静置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1所示。

①该实验通过甲组和乙组作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__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说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
②图2为叶片结构横切示意图,据图分析,乙组装置中小圆叶片在光下产生了_____________,储存在叶片_____________组织的空隙中,使叶片上浮。
(2)图3是“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过程。

①步骤A对植物的处理操作是进行_____________
②步骤C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经处理后的叶片滴加碘液,可见如F中显示的a部分变蓝色,说明有_____________产生。
(3)综上所述,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a.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产生的有机物为植物自身提供营养,是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
c.将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d.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2021-02-16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生物》之第2步大题夺高分
6 .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下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______
(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______(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
(3)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①上述实验中的______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在______的条件下,______改变时,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大。
2019-06-19更新 | 1883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2021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