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6 道试题
1 . 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每种下一棵树,都能让“碳中和”进度条前进一小步,因为树能进行(       
A.运输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
2 . 2022年3月28日-4月2日,COP15青年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索活动的参与者们将前往海南,以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探索为切入点,深入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等诸多重要议题。以下甲图为某浅海海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乙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序号表示相应的生理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带鱼能从其中的一条食物链中获得较多的能量,这条食物链是______
(2)与甲图相比,乙图中有较多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其中的[       ]______是甲图所不包含的生物成分。
(3)藻类植物可通过乙图中的[       ]______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4)随着全球变暖,与造礁珊瑚共生的多种藻类植物大量死亡,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
2022-04-19更新 | 3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中和抵消。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4 .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是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请在图中用字母E标画出来。
(2)A过程中起作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功能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主要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4)请利用图中“字母”(含你添加的字母E)和“等式”表示“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正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至少举两例)。
2022-03-06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模仿海尔蒙特做了如下实验:他们把一株0.05kg的白菜幼苗种在花盆里,只用雨水浇灌,3个月后,白菜重量增加了1.45kg,而土壤重量几乎没有减少,下列有关分析全部正确的是(  )
①白菜重量增加的1.45水g全部来源于水分
②白菜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③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④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全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⑤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其中干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A.②⑤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2-07-28更新 | 59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生物真题
6 .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B.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C.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D.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2021-06-23更新 | 986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7 .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加),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______(填图中序号)三种途径,其中______(填图中序号)途径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
(2)图中2表示呼吸作用,其实质是分解______释放能量。
(3)绿色植物可通过______(填图中序号)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4)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你在护绿、低碳方面不该做些什么(答一条即可)______
2022-07-27更新 | 6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青海省中考生物真题
8 . 下图为植物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作答:

(1)图中数字代表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填图中序号)。其中过程③能促进根部对______的吸收和运输。
(2)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即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是取决于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升级产业;二是要植树造林,修复生态,促进______(填序号)表示的生理过程,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
(3)洞庭湖“碧螺春”名茶产区,茶农创造茶树与果树套种法,“茶沁花香、果窖茶味”,果、茶品质双双提升。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果树和茶树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小聪同学在研学中发现,周边的葡萄园、李子园等行间都长满了杂草,整理了如下研学笔记:①草与果树争水争肥;②果树为多年生、杂草多为一年生植物;③除草需消耗人力或喷洒除草剂;④草死亡后可转化为有机肥;⑤杂草如被子覆于地面,避免土地裸露,能保持土壤水分;⑥杂草能避免果园物种单一。请你综合考量,是否拔除果园中的杂草?______。(是/否)
(4)果农使用嫁接方法对李树进行改造,接穗为:果皮红色、基因型Aa;砧木为:果皮绿色,基因型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果枝自花传粉,李子成熟后随机抽查一个,其果皮颜色是______,种子内胚芽基因型为______
2021-06-24更新 | 6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9 .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在做好国内工作同时,推动达成并落实《巴黎协定》,作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A、B、C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C1、C2、C3,是C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植树造林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A可以通过[②]________,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平衡。
(2)A还能将吸收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大气中,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遭到污染,体内积累的污染物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________
2022-06-28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学考生物真题
10 .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碳中和”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收支平衡”,也就是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多植树造林B.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C.离开时随手关电器D.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