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基石”,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依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及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C]_____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能的“能量转换器”。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A释放B,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3)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叶脉中的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的茎、根部,以维持其细胞的生命活动。
(4)_____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该作用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5)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具有(2)的功能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请你再写出一个方面:_______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资料二   广东湛江红树林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栖息着150多种鸟类、240 多种水生动物和近 400 种水生物;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如今,红树林已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资料三   如何对待母亲河?大开发还是大保护?“泽被后人”还是“竭泽而渔”?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
(1)资料一中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指的是森林通过__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资料二中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栖息着150多种鸟类、240多种水生动物和近 400 种水生物,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多样性。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实施,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结构更加稳定。
(3)资料三中提到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作为中学生,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联合国郑重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其中绿色植物在实现“碳中和”上功不可没。下图一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图二表示该植物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图一中[   ]____。通过此生理过程可以不断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____,维持生物圈的____
(2)绿色植物还可以通过图一中[   ]____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绿色植物在碳中和方面贡献突出,但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够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析图二曲线,O-K段中植物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时间段是____
(4)为了早日实现“碳中和”,你是怎样响应国家低碳号召的:____
2024-04-0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一模生物试题
4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下列对森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B.森林能够通过消耗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C.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自动调节能力强
D.森林能够为生活其间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2023-06-24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英文学校等五校联考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列对绿色植物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只能满足自身生长需求
B.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C.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D.植物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6 . 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的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节约用纸B.为减少做家务使用一次性筷子
C.退耕还林D.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2023-06-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7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即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大致相当,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碳中和与汽车燃油量的多少及居民出行方式无关
B.碳中和意味着必须减少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故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想要真正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 . 2022年4月,河南省林业局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09%,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湿地保护率达到53.2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B.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C.在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D.通过蒸腾作用减少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023-05-26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据统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吸收44g二氧化碳就能释放32g氧气,同时植物也时时刻刻进行着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这体现出绿色植物(       
A.能美化环境
B.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C.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0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2年4月,河南省林业局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09%,森林蓄积量达到22269万立方米,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湿地保护率达到53.21%,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达到7.05%。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资料二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辖区内,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据统计,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201种,隶属64科,其中爬行动物8科、26种,两栖动物4科、11种,鸟类34科、116,其中,金雕、金钱豹、大鲵、红腹锦鸡、香獐等30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树木通过___________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降雨量,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状况。除此之外,树木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资料二中画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资料二中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资料二中提到的金雕可以利用___________辅助肺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___________相适应的特点。资料二涉及的动物中,_____还未真正适应陆地生活,需经变态发育后才能在陆地上生活。
2023-04-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