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2024年,广东省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固碳中和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关于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的固碳中和功能实际上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B.倡导植树造林,树种得越密越好
C.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
2024-05-20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一模)生物试题
2 . 2019年的贺岁大片《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高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____多样性、____多样性、____多样性。
(2)“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3)地球植物的____作用可以吸收____,释放____,能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4)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地球的共同任务,我国为保护植物资源,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____”,我国的“____”防护林工程是我国一项大型生态工程。
2024-04-2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湖南省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变试题综合题
3 . 下列措施中,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使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B.减少煤炭的使用
C.保护野生动物D.保护植被
4 .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24-03-13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八年级上·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
5 .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维持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其它生物不可以
B.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着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2条途径,即燃烧和分解作用产生
D.绿色植物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023-12-24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 . 下列行为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
A.植树造林B.电器长期待机C.焚烧秸秆D.使用一次性筷子
2023-08-12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7 . 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C.我们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棒来检测二氧化碳
D.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8 . 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B.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B
C.A是动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D.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
2023-06-20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9 . 提高森林覆盖率是西宁市委市政府打造“绿色样板城市”的根本措施,其原理是(       
①可维持碳一氧平衡②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③可增加空气湿度④可促进酸雨的形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④①②
10 . 温室效应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海洋温度上升,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广东某海洋研究团队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对龙须菜(一种海藻)生长的影响,将健康无损的龙须菜等量分装到12个培养瓶(每组3瓶),平均分成4组,实验结果如题图所示。

组别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甲组

390 μL/L

20°C

乙组

700 μL/L

20°C

丙组

390 μL/L

24°C

丁组

700 μL/L

24°C

   
(1)每组选用3瓶龙须菜,而不是1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续培养10天后,记录并计算各组龙须菜鲜重的_________,绘制成曲线图。
(2)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对龙须菜鲜重的影响,据题实验数据可知,乙组龙须菜的鲜重比甲组的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高浓度二氧化碳能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龙须菜的生长。根据乙组和丁组的对照实验可知,说明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能促进龙须菜的生长。
(3)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更适合在______组的条件下生长,该实验结果也最能模拟温室效应对龙须菜生长情况的影响。
(4)龙须菜通过____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起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的影响下,可以尝试开展大型海藻规模栽培,增强海洋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同时能减缓____________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