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现提供某品系小鼠若干只、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血糖测定需要的仪器或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为:将20只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平均分成两组,按照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测定甲、乙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

(1)肝脏分泌的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属于___性消化,脂肪最终被消化的部位是___
(2)小明同学设计的甲、乙两组是对照实验,变量是___。依据图2,可得出的结论为___
(3)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没有测定正常情况下小鼠空腹血糖作为对照,不能确定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于是小强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过程为:选取10只生理状态与甲、乙两组基本相同的雌性小鼠,全程喂养___,而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出相对含量为1.0,最终得出高脂饮食能够引起血糖升高的结论。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小明同学细嚼米饭时感觉有甜味,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方案。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他作出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
实验方法和步骤:
试管编号实验材料水浴温度/℃水浴时间/min鉴定试剂现象
1号面糊2ml、清水2ml3710碘液2滴
2号面糊2ml、唾液2ml3710碘液2滴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2号试管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3 .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支等容量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②往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02%的高锰酸钾溶液;③用四支滴管依次吸取鲜榨的纯的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逐滴滴入A、B、C、D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④当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后,记录各蔬菜汁的滴加量;⑤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观察结果如下:

分组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试管D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

2mL

2mL

2mL

蔬菜汁滴加量

14滴

8滴

15滴

11滴

依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蔬菜”或者“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表中①处填_________ml。
(2)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减小”或者“增大”)误差。该实验至少需要使用4支滴管,而且型号要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目的是控制_________(选填“单一”或者“多个”)变量。
(3)据表可知,四种蔬菜汁中维生素C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填蔬菜名称)。
(4)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_________(选填“坏血病”或“贫血症”),因此我们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除此人体还需要的维生素有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等。
(5)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不需消化能够直接被吸收进入_________(选填“毛细血管”或“动脉”),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
4 . 某兴趣小组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所示)内的消化过程,实验步骤和反应结束后物质的检测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蛋白质含量

﹢﹢﹢﹢﹢

﹢﹢﹢

﹢﹢﹢﹢﹢

(注:“﹢”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
(1)根据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为______毫升。
(2)检测试管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其原理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颜色越深,说明含有的蛋白质越多。据上图分析,你认为颜色最深的试管应该是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时,与______号试管相比,可知蛋白质被各消化液消化的程度。
(4)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有同学得出胆汁、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该兴趣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其结论不正确,正确的结论应该是______
(5)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______
2023-03-27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徐州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碘液是实验中常用到的物品,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有哪些?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2)在“探究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对叶片进行有效安全脱色处理用到的溶液和方法分别是______
(3)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同学们的数据不相同,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019-06-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初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米饭在口腔里越来越甜,这是由于口腔中的唾液使米饭中的淀粉开始分解为其他有甜味的糖类,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一个实验,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取适量的新鲜米饭,打碎,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
步骤2: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步骤3: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
步骤4:进行如下图系列操作:
   
(1)上述图示D的1,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后,呈蓝色的是______,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否存在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______对淀粉的作用。
(3)该探究实验过程中,1号试管进行的实验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
(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______能影响唾液中消化酶作用的发挥。
7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振荡后保温
37 ℃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____,作为1号试管的 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_____酶。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 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_____消化,又能进行 _____消化。
2016-11-18更新 | 26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江苏东海县初中综合模拟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