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如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根据淀粉遇变蓝的特性,预测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
(3)若在D环节时将两支试管放入冰水中,实验现象为_____,由此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需要_____
2 . 生物探究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几个实验:
(一)“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水温时间加碘液
1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充分搅拌37℃10min2滴
2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充分搅拌37℃10min2滴
3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37℃10min2滴
4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充分搅拌0℃10min2滴
5馒头碎屑和2mL煮沸的唾液,充分搅拌37℃10min2滴

(1)以上可形成______组对照试验,滴加碘液后,只有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色。
(2)若选1号和4号作对照实验,则可探究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3)设置3号试管是为了证明______对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所起的作用。
(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个实验的相关问题:

(4)“测量胸围差”实验测量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图1分别表示不同小组测量时软尺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5)王华同学想了解和探究他生活的周围的空气质量,采用了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方法,下面是他在五处各抽测一平方厘米的粒子数,如图3,他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如图4,第1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
(6)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造成“雾霾”,“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7)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请你写出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建议:_____________
(三)“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所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8)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过程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9)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像,你认为[1]是______血管。
(10)图3中[6]是______。某人经常情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偏少,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______丰富的食物。
2023-02-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1、2两支试管中的浆糊,乙图中分别添加到两支试管中的水和唾液的量都应该______
(2)从丙图可知,唾液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是______
(3)丁图中的______号试管加碘液后会变蓝色,原因是浆糊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它遇碘会变蓝。______号试管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了______
4 . “健康是金,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那么他所拥有的和正在创造并即将拥有的统统为零!”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图1是甲、乙两位同学为家长设计的一份午餐食谱,图2是淀粉、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食谱,较合理的是______,其中富含淀粉的食物是_________
(2)图2中过程①表示______,图2中淀粉、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a、b分别是____________
(3)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如下表),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10分钟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2分钟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10分钟

不变蓝


请回答: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2022-10-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表为某同学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填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组别

1

2

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噓液清水

嚅液2mL

2mL清水

2mL嚅液

温度

37C

加入碘液

2滴


(1)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图一中,蛋白质在[       ] _________________开始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对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
(3)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________________,它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内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4)图二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在小肠中,脂肪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2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是奶茶、果汁、可乐等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图1示可乐的营养成分。

(1)可乐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为___,其进入人体后在___处被彻底消化。可口可乐___(填“能”或“不能”)为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提供重要原料。
(2)为了了解长期喝高糖饮料对人体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用正常饲料和高糖饲料饲喂小鼠,观察并检测小鼠小肠的变化(如图2)。
①肠道干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和___过程补充由于磨损、衰老等原因死亡的其他类型细胞,保证了小肠构和功能的稳定。
②图2展示了分别用正常饲料和高糖饲料连续喂养4周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死亡情况。据图可知,高糖饮食会使上皮细胞的死亡率___,随着新细胞不断产生,小肠绒毛逐渐增长,由此导致其___能力提高,小鼠的体重明显高于正常饲料组。
(3)长期高糖饮食容易诱发糖尿病。请为喜欢喝奶茶、果汁、可乐的同学提供一条饮食建议___
7 .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了解生物实验的程序和方法,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础。在探究“口腔对淀粉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开展了如下讨论,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四位同学的论中,作出假设的是______同学,提出初步实验方案的是______同学。
(2)乙同学说“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其原因是______
(3)在该同学提出的实验初步设想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交流,小组最后确定了如下实验方案;取新鲜且大小相同的馒头三小块和3个相同的试管,按如图二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为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吃饭时我们经常说要“细嚼慢咽”,本实验中能为该说法提供证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口腔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原理是______
2023-03-02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生化反应。如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蛋白质;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但不能分解淀粉。陈前明同学据此原理,设计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为了检测某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陈前明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如下表所示的相应溶液,震荡摇匀后,放置在37℃的温水中,半小时后,发现试管1的食物量明显减少。

试管

食物块/g

淀粉酶溶液/mL

蛋白酶溶液/mL

1

χ

4

0

2

0.2

0

4

实验二:陈前明认为,溶液的pH值越大,该食物的消化速度就越快。于是他选取了5支试管,加入的物质和试管1完全相同,把这些试管分别放在不同的pH值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的方案中,χ应为_____
(2)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断该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
(3)实验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示结果,陈前明发现他的假设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据图可知,最适宜该食物消化的pH值是________
9 .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回答问题:
(1)导致肥胖的主要物质是脂肪,脂肪是人体内贮存______的主要物质,主要通过饮食摄入,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______(消化液)消化成______,才能被小肠吸收。
(2)在研究肥胖成因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_____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 h后检测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1。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_____品系小鼠。

(3)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激素敏感脂酶(HSL)、脂肪甘油三酯酶(ATG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图2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______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影响了脂肪的利用与转化。
2020-06-04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九年级一模生物试题
10 . 研究表明,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屑,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___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___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___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___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___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状态.
(4)当血液流经肺泡处毛细血管后,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