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随着天气变冷,泰安地区雾霾天气时有发生,雾霾中有多种成分,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雾霾对校园空气的污染程度做了调查。他们的做法是:准备了一些用于收集空气尘埃粒子的特制载玻片(背面刻有如下图所示的100个2mm×2mm的小方格,以便计数),收集前在载玻片正面涂上凡士林,以粘住尘埃。要对10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比较困难,人们常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计数。
A.            B.            C.               D.
(1)为使抽样最具代表性,应选取图中_________所示的五点共2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
(2)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
(3)该探究中,如果只在某处放置一片特制载玻片来收集尘埃,这种做法不够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PM2.5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门口周边对空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上班时段中午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车流量大)(车流量小)(车流量最大)
第1组19894397
第2组22833898
第3组20864199

(4)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_________值。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
(6)PM2.5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中,需要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
(7)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该实验对你的启示是_________
2023-12-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如图,甲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丙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在选择活小鱼时,应选尾鳍色素______的(填“多”或“少”),便于观察。
(2)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______
(3)如图甲,培养皿放上在载物台上后,用______(填“低”或“高”)倍镜进行观察。
(4)图乙中的血管①是______
(5)丙所示的血管类型是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3 . 科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为研究不同运动类型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I.选取某校36名初一年级的学生,分为3组,记为A、B、C。
II.除完成学校的正常课程外,A组不进行其他锻炼,B组进行体操锻炼,C组进行跳绳锻炼。每周5次,每次45分钟。
III.10周后,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组别

肺活量体重指数(mL/kg)

坐位体前屈距离(cm)

A

45.1

7.4

B

45.2

8.6

C

52.8

7.5


注: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1)实验中,A组起______作用,A、B、C三组学生的初始体质应______
(2)本实验以______为检测指标来反映中学生的体质。各组实验结果应为组内学生相应数据的______
(3)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尽力吸气时,如图中的肋间肌和[          ]________收缩,肺______(填“扩张”或“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运动能增强相关肌肉的耐力和收缩力,显著增大肺活量。________运动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
(4)通过本研究发现,科学运动能够提升学生体质,但不同运动类型对体质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由此提示同学们应______
2022-07-21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为了探究废旧电线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生物是否有影响,某小组开展以下实验:①将两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青蛙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缸内,分别贴上标签A 和 B;②将正在燃烧的废电线放入 A 缸内,B 缸不放,A、B 缸都盖上盖,两缸均留出一条小缝隙;③15分钟后,分别测定两只青蛙的呼吸频率( 每分钟呼吸次数),各测三次,结果如下:

   

第一次( 次/分)

第二次( 次/分)

第三次( 次/分)

平均值( 次/分)

A 缸内青蛙

45

41

40

42

B 缸内青蛙

62

58

60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缸留出一条小缝隙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_______________供青蛙生命活动所需。
(4)以上结果表明,受废气干扰的青蛙呼吸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小组只用两只青蛙做实验,行吗?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习了呼吸系统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A、B两个瓶中都装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
(2)吸气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橡皮管。
(3)实验现象:A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_______,B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
(4)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增加。
(5)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___________,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___________,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2021-01-04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表为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表;图一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甲瓶(%)78210.070.030.9
乙瓶(%)78161.140.9


(1)分析表格推测,______________瓶中的气体是人体呼出的气体,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题目(1)的推测,张丽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图二)。
问题①:在装置A、B中分别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问题②:吸气时,打开开关b,关闭开关a;呼气时,打开开关a,关闭开关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图一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段:A、B、C三点中,属于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的点是______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大小关系是:肺内气压______________外界气压(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2020-12-23更新 | 39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扫描版)
7 . 学习了呼吸系统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A、B两个瓶中都装有的液体是_________
(2)吸气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橡皮管。
(3)A瓶在这个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
(4)实验现象:A乙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_ ,B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大”或“小”)。
(5)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增加。
(6)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___________,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_____________,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2020-10-31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如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
氧气20.9616.40
二氧化碳0.044.10
其他气体79.0079.5
合计100.00100.00

(1)阅读如表可知,吸入气体中_____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2)观察图一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_____,因此,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___的含量明显增加了。
(3)图二是模拟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甲表示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胸腔容积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肺内气压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况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是_____
2019-08-18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近几年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中,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也能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请分析回答:

(1)若吸气时_______收缩幅度加大,会达到图甲中B的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________,从而吸收更多的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2)研究表明,经过12周腹式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氧气可通过__________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3)乙图中,能表示膈肌从原始状态到B位置的是_________段,此时肋间肌、膈肌所处的状态及胸廓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图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的_______的变化。
2019-03-11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小刚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差别,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假设假设:吸入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
(1)提出假设:人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设计实验方案:
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都通过澄清石灰水.两个锥形瓶中都装有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缓慢吸气;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a,缓慢呼气.
(3)实验现象:锥形瓶________(填A或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得出结论: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