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8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额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 (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急救设备是挽救生命的利器,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每个人都了解急救知识并积极参与急救才能织就更大的生命保护网。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__________(填血管类型),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________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会_______
(2)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_______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_______(填序号)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__________步骤5中在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异物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获取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______利用。

(4)认识和使用AED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请提出一条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专门录制视频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拜年。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呢?
随着空间站建设的推进,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增加,他们在太空的衣食住行都在不断改进。他们不但携带营养食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还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太空生菜。他们不仅在太空舱进行直播,而且以录屏的方式向地球的亲人传递自己的心情和在宇宙所见到的一切;不仅在仓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仓活动。
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肌肉力量会明显减弱,为此航天员每天至少要参加两小时的锻炼。失重情况下,为了防止航天员漂浮起来,需要用橡皮筋把人绑在健身器上才能健身。
(1)营养:为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合理营养是指_____而合理的营养。航天员的食物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吸:空间站内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过程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运动:航天员每天至少要参加两小时的锻炼,下图可能是运动状态的是______

(4)健康:从进入载人飞船起,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团队通过与飞船连接的穿戴式监测装备,可以及时掌握航天员任务期间的心率、体温、血压、呼吸等重要身体指标。心率是指每分钟________跳动的次数,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的次数多少来测量心率。血压是指_________对血管侧壁的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__________处测得。
2024-06-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等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既多食、多尿、多饮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和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患病时间长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严重的会引起人死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普遍出现营养过剩。长时间高糖、高油脂、以及遗传和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2.8%,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尿糖病患者人数已经居全球第一,每年约有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因此在人群中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通过健康饮食、积极锻炼身体,养成科学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在我国的蔓延已刻不容缓。

(1)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
(2)部分糖尿病人因长时间血糖控制不好,有的会导致下肢溃烂,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若药物要发挥作用至少需___________次经时心脏,上肢静脉给药时,药物经___________血管第一次到达心脏的________腔。(填数字或字母)
(3)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被称为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材料和已有知识选出下列正确选项(       
A.长期大量食用高糖食品不会增大患糖尿病的风险
B.食用高脂肪的食物不会引起糖尿病
C.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D.人们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彻底治愈糖尿病

(5)糖尿病人显著特征之一是尿液多,尿液的形成主要与上图的结构有关,该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形成过程主要是图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_作用。
2024-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专门录制视频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拜年。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呢?
随着空间站建设的推进,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增加,他们在太空的衣食住行都在不断改进。他们不但携带营养食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还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太空生菜”。他们不仅在太空舱进行直播,而且以录屏的方式向地球的亲人传递自己的心情和在宇宙所见到的一切;不仅在仓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仓活动。
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肌肉力量会明显减弱,为此航天员每天至少要参加两小时的锻炼。失重情况下,为了防止航天员漂浮起来,需要用橡皮筋把人绑在健身器上才能健身。
(1)营养:为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合理营养是指_____而平衡的营养。航天员的食物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___________
(2)呼吸:空间站内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过程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运动:航天员每天至少要参加两小时的锻炼,下图可能是运动状态的是______

(4)健康:从进入载人飞船起,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团队通过与飞船连接的穿戴式监测装备,可以及时掌握航天员任务期间的心率、体温、血压、呼吸等重要身体指标。心率是指每分钟_____跳动的次数,可以通过测量_____的次数多少来测量心率。血压是指____对血管侧壁的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_____处测得。
2024-05-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让患者有机会等到医务人员到来,接受除颤和更高级别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图中甲所示。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______(填血管类型)。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______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2)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乙所示的______(填序号)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心脏按压的主要作用是恢复血液循环,而人工呼吸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恢复呼吸过程中的______
(3)步骤4中胸外按压每分钟不低于100次,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______次人工呼吸,交替反复进行,在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目的是______
2024-05-1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2024年中考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人体部分器官血液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血管,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天,我们的肺与外界环境进行约2万次气体交换,人体所需的氧从外界进入血液;心脏有节奏地搏动约10万次,将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约15%输送给脑,约20%输送给肾脏。同时,心肌细胞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输入,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最终排出体外。
(1)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外界空气进入肺,氧扩散进入血液,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a流回心脏,a是______
(2)人脑包含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通过细胞体和______与成千上万的其他神经元相连接。神经元从血液中获得的氧和糖类,在细胞内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_______,用于完成脑的记忆、思考等活动。
(3)人体全身血液都需要经过肾脏处理,因此肾脏的平均血流量比其他器官都多。血液流过肾脏后,c处血液与b处血液相比,明显减少的代谢废物是______
(4)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血液由心脏的_____(填图中序号)泵出,流经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时,为心肌细胞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冠状动脉阻塞会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或管腔变窄,医生通常会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该药物能抑制血细胞中与凝血有关的______的聚集,预防血管阻塞。
2024-04-11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1年2月 22日,四川首例安装纯国产“火箭心”(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的心衰患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出院。“火箭心”的植入设备非常小巧,能直接放入心室壁的心包内控制器和电池都很小,由两根背带组成,像一个马甲可以背在病人身上,轻便和小巧,如图甲,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资料二:2022年1月,科学家将一颗基因编辑猪的心脏移植进了一名57岁男性心脏病患者的体内,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基因编辑过程中,科学家敲掉了3个表达产物会引发免疫排斥的基因,同时插入了6个来自人类的基因,以减弱排斥反应,使这颗猪的心脏更适应人体。下图为猪心脏移植过程

   

(1)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为了让“火箭心”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医生需要将“火箭心”植入到患者心脏的「   ]____壁。它代替或辅助该部位的功能,推动血液泵入[   ]____进而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2)向 A 猪的体细胞中转入人体基因,该技术属于____技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片段。由A、B、C 猪培育出D猪,该繁殖方式属于____生殖。D猪心脏表现出人体心脏的某些性状,这说明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是____
(3)心脏移植能否成功,充满变数。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移植到他体内的猪心脏产生排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到患者体内的心脏属于____
(4)现有技术条件下,人工心脏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心脏,心脏移植还在实验探索阶段。你认为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应该____。(写一条即可)
2024-03-29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材料一:据统计2020年全球就有约15.6亿个一次性口罩进入了海洋。许多海洋动物因为吞食了一次性口罩而一命呜呼,更致命的是一次性口罩会被降解成塑料颗粒,然后通过食物链再次回到人类体内。
材料二:国外研究人员分析了6名正常怀孕的健康妇女的胎盘,6个胎盘中有4个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研究揭示出,塑料微粒在人类身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内。
材料三:居民日常生活的垃圾按照“四分法”分类,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1)正确佩戴一次性口罩可以有效隔绝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
(2)随意丢弃的一次性口罩可能会造成多种生物的死亡,这属于破坏了生物的_____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3)在空气中塑料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孕妇呼吸时塑料微粒很有可能率先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胎盘的组织细胞时,通过血液循环经过了____次心脏。
(4)当我们从饮食中摄入塑料微粒后:一方面塑料微粒可能通过消化系统跟随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不能排出体外的塑料微粒可能通过_____系统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内,长此以往,塑料微粒便会积累在我们身体内部。
(5)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有同学说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含有塑料成分,因此应该归类为可回收物,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
2023-08-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经历一些重大事件的打击时,会产生极度哀伤或愤怒的情绪,进而引发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这种由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称为“心碎综合征”。研究表明,人在遭受严重的情绪刺激时,身体在短时间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进入血管,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身体供血量降低和供氧不足,从而出现胸痛症状。情况严重者需及时就医,否则会因血管严重痉挛而出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症状,最终导致猝死。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途径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尽快调整好心情,战胜挫折。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健康饮食、营养均衡,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心血管功能,避免“心碎综合征”的发生。
(1)由资料可知,“心碎综合征”的产生主要受到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影响。
(2)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
(3)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提高人体的最大摄氧量。吸气时,膈肌处于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当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填心脏腔室的名称),再通过__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使全身组织器官获得充足的氧气,降低了心脏病、动脉硬化等高危疾病的发病风险。
(4)合理饮食是保证良好情绪的前提,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其中蛋白质的消化需要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消化液的参与。
2023-04-27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强同学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记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
早晨,小强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开始,小强听到枪响,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强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1)小强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正常情况下小强的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________分泌的。
(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图1中过程③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不会经过图2的腔室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3)图1中若D代表肾脏,血管Ⅰ中流动的血液与血管Ⅱ中流动的血液相比较减少的成分除尿素外还有________
(4)小强在冲刺过程中多个关节参与运动,这些关节在运动中起到________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