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大量植树造林对控制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  )
A.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B.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
C.绿色植物能释放氧气D.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
2024-02-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2 . 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下列不属于降低碳净排放量措施的是(  )
A.植树造林B.退耕还草C.节能减排D.燃烧煤粉
3 . 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1更新 | 42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3届江苏丹阳云阳学校初三下期适应性训练生物卷
4 . 关于蝗虫治理有多种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
A.鸡鸭治蝗B.绿僵菌治蝗C.微孢子虫治蝗D.农药治蝗
2022-06-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丹阳市八年级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____作用、B是____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填字母)
(3)B过程的实质是____
(4)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燃烧能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B.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C.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D.植树造林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022-04-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B.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C.将影响教育、就业、住房等领域D.必将导致人们对耕地的过度利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7 . 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喝完饮料的铝制的易拉罐应该放置在标有下列哪个标志的垃圾桶中(       
A.B.C.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光盘行动,节约粮食B.乘坐公交,绿色由行
C.多用纸张,过度包装D.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2020-10-13更新 | 1293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就地焚烧小麦秸秆B.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C.过度扩大放牧规模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0 . 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  )
A.为增加耕地面积,进行开荒造田B.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
C.为丰富餐饮食品,抹杀野生动物D.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