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进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______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______发育。
(2)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______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育种的基础。家桑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的,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三可判断淡赤色为隐性性状。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代

淡赤色×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

黑色×黑色

子代

全为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1∶1

黑色:淡赤色≈3∶1

(3)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一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是_____选择的结果;野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这是________选择的结果。
(4)以上观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它能比较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_______三个方面。
2023-06-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初中毕业会考一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生活的地雀种类存在差异。地雀喙型的进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种地雀具有共同的祖先B.地雀祖先存在喙型不同的变异
C.喙型的进化与食物种类无关D.喙型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2-08-27更新 | 218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遵义名校联考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告诉我们,_____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的。
2019-06-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_实现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C.都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2019-01-30更新 | 32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会考二模试题
11-12八年级·江苏泰州·期末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6 .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现象属于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与变异D.自然选择
8 .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________       
(2)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_______       
(3)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产生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逐代积累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4)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5)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________,而人类细胞则没有此结构,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       
(6)细菌与真菌比较,细菌没有________
9 .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6416154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54406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
(3)在工业污染区,______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______则是有利变异.
(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