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原和抗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生病行为的调节机制
“生病行为”是指:当人生病、感觉浑身不舒服时,常常会变得不想吃东西、不想喝水,也不愿走动等生理现象。这类生病行为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但事实上,当人或动物受伤或遭受病原体感染时,这些行为起到了“节能”的作用。相反,动物在生病时被迫进食,死亡风险明显上升。
这类极其普遍的生病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大脑又如何协调这种不想吃喝、只想躺平的欲望?近期,一项小鼠实验研究揭开了其中的机制:脑干中一组特殊的神经元调控了不同的生病行为,导致生病时不想吃喝、不想走动。这项研究将炎症与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直接联系起来,为理解免疫系统与大脑的交互提供了新的观点。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脑在我们生病时是怎样调节生病行为的。研究者尝试寻找调节小鼠生病行为背后的脑区。科学家将脂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成分,可以刺激发生炎症反应)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持续观察,发现在小鼠脑干的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部位,部分神经元变得活跃。
在此后的研究中发现:单独一组神经元群体就能调控多种生病行为、在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中,血脑屏障(能阻止某些有害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并不存在,这使血液中与生病行为有关的循环因子可以直接向大脑传递信息。“这个脑区”成为大脑的警报中心,将关于厌恶情绪的信息、有害物质的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调控生病行为,减少食物摄入。接下来,研究团队计划基于这些发现,去探索调控进食行为的生理信号和神经回路。
(1)根据文中信息,生病行为主要受免疫系统和______系统调节,该系统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脂多糖可以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脂多糖属于______。注射脂多糖可使小鼠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该过程属于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免疫细胞分泌的循环因子进入毛细血管后,通过上、下腔静脉最先回到心脏的______,通过体循环到达大脑,从而调节生病行为。
(4)根据文中信息,请提出一条生病时的饮食建议:______
2023-06-06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2012 年新闻和微博都曾报道,武汉市一位患病老人因手术急需输血。有着相同血型的儿子提出献血救父却遭医院拒绝,此事引发公众热议。众多网友纷纷指责医院不作为,无医德。但根据输血和献血原则,亲属间是禁止相互输血的,这是为什么呢?
本质上来讲,输血属于“移植”的一种,即将供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接受者体内发挥作用,所以输血也是最早采用的细胞移植。既然是移植,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 而“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以下简称 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应之一,同时也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这种疾病在直系亲属间输血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亲属间输血。其原因是, 非亲属间输血时,受血者把输入的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一种白细胞)视为异物加以排斥,使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不能生存。因此通常输血,不发生 TA-GVHD。当直系亲属间输血时,受血者不易识别或无力排斥供血者有活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可以在受血者体内增殖、分化,并把受血者的组织、器官视为异已而进行免疫性攻击,造成广泛性损害,产生 TA-GVHD。遗憾的是,目前对于TA-GVHD 无特效治疗的方法,所以致死率很高,国内外报道中死亡率均在 90%以上。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疾病,各个医院都最大程度地杜绝亲属间输血。而很多文艺作品中那种亲人有难,就撸起袖子去献血的剧情,其实是违反医学常识的。
输血的时候是不是越新鲜的血液就越好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在美国,5 天以内的血不会向临床提供。而为了尽可能降低 TA-GVHD 的发生率,除了避免直系亲属间输血外,非亲属的血液制品还要在血站接受电离辐射照射,灭活淋巴细胞后才可使用。可见,输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避免各种危害,血液制品要经过很多步骤的处理才可以使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除文中提及的血细胞外,血液中还含有________(写血细胞名称)。
(2)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文中提到的“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被当作______, 该“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3)TA-GVHD 在直系亲属间的发病率高的原因是输入的淋巴细胞会产生特殊物质________,攻击________
(4)在输血之前,新鲜的血液要放置 5 天并接受电离辐射照射才能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04-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火锅涮鱼片是广受大家喜爱的美食。小李为了追求口感,每次都是鱼片下锅涮一下就出锅食用。有一段时间,小李时有腹痛,遂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小李的病症是由肝吸虫引起的。经药物治疗后,小李的病情逐渐好转。
肝吸虫学名为华枝睾吸虫。华枝睾吸虫的成虫虫体狭长,背腹扁平。身体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口的周围。腹吸盘位于虫体腹面前1/5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寿命20~30年。成虫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小肠,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的生物体内发育(如图所示)。寄生在鱼肉内的囊蚴抵抗力较强。实验表明将囊蚴分别浸泡在白酒、大蒜、芥末或醋等液体中,两小时后依旧存活。人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虾可能就会被感染。华枝睾吸虫从人体小肠处逆胆汁流动方向进入肝胆管,也可以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
华枝睾吸虫造成的危害主要发生于肝脏内的胆管。它破坏胆道壁细胞及血管,并以血细胞为主要营养来源。虫体及虫卵过多会造成胆管阻塞,吸虫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会刺激周围细胞发生病变。患者轻者食欲不振、肝脏肿大,重者肝硬化,还有少数患者发展为胆管癌。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枝睾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极少数患者可由于垂体功能受损,导致侏儒症。
针对华枝睾吸虫病,国家有关部门加强防病宣传和疾病检测。我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可以避免该病的发生。

(1)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__]肝脏(填图中序号)内的胆管中。根据文中信息,除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外,华枝睾吸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还有__________
(2)诊断华枝睾吸虫病的方法之一是免疫学方法。华枝睾吸虫的分泌物等物质作为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因此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3)华枝睾吸虫引起的病症中,少数重症青少年患者由于垂体功能受损,导致__________分泌减少,引起侏儒症。
(4)为防治华枝睾吸虫病,国家有关部门定期监测淡水鱼的感染情况。工作人员筛查鱼体内幼虫的方法为:首先将鱼的肌肉切碎,置于人工消化液(成分中必含水和_______)中,并多次搅拌。然后在______℃左右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去除上层消化液,多次清洗,静置后将沉渣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幼虫数量,统计记录。
(5)以下可以预防华枝睾吸虫病发生的措施是__________
a.烹饪鱼虾时,煮熟烤透
b.切生鱼和切熟食共用一个砧板
c.吃淡水鱼生鱼片时多喝白酒
2022-05-30更新 | 3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学期统一测试生物试题
4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简称新冠肺炎。在电镜下观察到新冠病毒的表面有突起,类似皇冠,具有识别作用。
肺炎患者唾液会混合着来自咽喉的分泌物,通过咳嗽、喷嚏以及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向周围散播。这些飞沫可能会存在各种物品表面,当人接触到这些物品时,可能就会接触到病毒。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口腔、鼻腔或眼部的黏膜侵入人体。病毒侵入活细胞后,利用细胞内部的物质进行复制,并在细胞内部进行组装。之后,寄主细胞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子代病毒。每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都会产生成千上万个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严重时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危及生命。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且为各国提供了宝贵的抗疫经验和支援,相信在人们的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

(1)钟南山院士倡议:人们在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正确佩戴口罩。这一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______。图二中口罩的佩戴方法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
(2)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染病中称为______,对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
(3)我国正在全民接种新冠疫苗。从防控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4)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入人体的新冠疫苗属于______,它可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______,从而获得对新冠肺炎的一定的免疫力,该免疫的类型属于______
(5)引起新冠肺炎的生物与引起下列传染病的生物属于同一类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乙肝             ②肺结核             ③手足口病             ④蛔虫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截至2021年8月底,全球范围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感染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亿4978万例,死亡人数超504万例。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现已有156种候选疫苗得到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数据支持。COVID-19德尔塔变异毒株已在全球蔓延到92个国家。德尔塔毒株虽传染性强,但致病能力与原始毒株相差无几,感染者以轻症居多,因此疫苗仍是COVID-19疫情防控最有力的武器。目前,全球接种COVID-19疫苗超3.6亿剂,COVID-19暴发后,中国在极短时间完成了病毒的鉴定和测序,于2020年1月12日向WHO提交了COVID-19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这为各国病毒检测、治疗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1年8月中旬,中国国内COVID-19疫苗人群的接种率已超过60%,中国的全病毒灭活疫苗不仅对感染、轻症、重症的保护都是有效的,而且对德尔塔毒株变异株也有效。有研究表明具有中和效果的IgG抗体(免疫球蛋白)滴度(是一种表示浓度的用词)是影响疫苗效力的关键。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地抵御病毒的侵袭并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建议在接种疫苗后应该增加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以评估疫苗性能,或是在接种疫苗10周后接种者体内总抗体水平下降到50%后补打第3针疫苗。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疫情仍然在大流行,常态化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后疫情时代”的风险可能随时波及全球经济。当前,全民要加速接种C0VID-19疫苗的进程,尽快构建群体免疫,从而保卫自己的健康,并能及早恢复正常生活。
(1)在传染病环节中,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_(“病原体”或“传染源”),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2)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毒株在全球蔓延到92个国家,可以看出新冠肺炎有很强的流行性。新冠肺炎感染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亿4978万例,说明新冠病毒肺炎还具有____________性,因此卫健委提出我们要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这一举措属于预防传染病环节中的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所述,疫苗效力高可有效地抵御病毒的侵袭,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建议在接种疫苗后增加中和____________水平的检测以评估疫苗性能。在免疫学角度,注射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022-05-04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6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古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早在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就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描述过他的家族所遭遇的悲苦, “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而到了近代,“伤寒玛丽”的出现让人们对伤寒等传染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玛丽是一名厨师,给雇主家做饭。她到哪家,哪家就有人得伤寒。在10年期间她换了8个雇主,共计传染56人,所以大家都叫她“伤寒玛丽”。这一事件使人们意识到,健康人也能传播致命的疾病,这样的人被称作“健康带菌者”。他们不得病,却可以把病传染给别人。
为什么会出现“健康带菌者”呢?一般情况下当病菌入侵人体后,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和产生的抗体等“防御部队”会与病菌展开激烈的斗争。但是每种病菌的毒力是有强有弱的,而人的免疫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伤寒玛丽”与其体内病菌进行的斗争就不那么激烈,因此她不表现任何症状,和病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是一名健康带菌者。
人类是如何战胜伤寒的呢?首先,20世纪初英国医生赖特研制出伤寒疫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疫苗得到了应用,极大地减少了伤寒的出现。其次,20世纪中叶抗生素的出现更是为人类战胜伤寒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当然,在与伤寒的斗争过程中,我国的中医学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些药方现在仍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伤寒的传播已经被人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但我们仍旧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提防这种可怕疾病的卷土重来。

(1)下列生物中与伤寒杆菌属于同一类群的是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                          C.乳酸菌
(2)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录的“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描述了伤寒病传播速度很快,这体现了该传染病_______性强的特点。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分析,“伤寒玛丽”属于该传染病的______
(3)文中提到的“激烈的斗争”是指________________免疫。伤寒疫苗对伤寒起到了预防作用,从免疫角度看,伤寒疫苗属于__________
(4)伤寒属于急性肠道传染病,你认为可以切断该病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
2021-05-28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当出现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尽快到当地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就诊。肺结核还会伴有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几年肺结核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1)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属于_____(填原核/真核)生物,它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_____,且因该生物能靠_____方式快速生殖,所以肺结核易引发流行。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_____的特点,确诊肺结核患者属于_____;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一般都会洗手、消毒和戴口罩等防止病原体侵入,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
(3)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对新生儿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肺结核杆菌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称为_____
(4)通过阅读资料,肺结核病人通过_____将结核菌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5)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为防治流感,小华同学购买了板蓝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_____(填处方/非处方)药。
(6)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小华同学接种过卡介苗后,认为自己体内有了抗体,不会患上流感,这种想法对吗?请你陈述理由_____
2021-01-29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科普文,完成下列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中国科学家在1月底发布了新冠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图像,如图所示。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月21日报告中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新冠病毒与蝙蝠亚种菊头蝠中传播的冠状病毒有关。很多病毒来自蝙蝠,然而蝙蝠的免疫系统永远准备着防御病毒,并可以迅速将病毒隔离在细胞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ArAEBrook课题组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许多蝙蝠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技巧是一触即发地释放一种叫做干扰素的信号分子(干扰素α),它告诉其他细胞在病毒入侵前“做好战斗准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以及以干咳为主的呼吸道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CT扫描发现患者肺部存在不同程度的阴影,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肺的周边部、末梢支气管和肺泡部位。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2019—nCoV感染后发展为重症患者。对此,科学家解释,严重的COVID—19患者可能引起明显的气体交换障碍,最终导致低氧血症,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减少,使细胞内产生酸中毒和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的结构。
除此之外,重症患者的恐惧情绪和应激反应较为明显。应激状态下,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其对心脏毒性作用和缩血管作用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1月23日、1月25日,全功能呼吸系统传染病大型专科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分别启动建设,2月3日、2月8日分别投入使用,大批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入院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增加了“康复者血浆治疗”。康复者血浆治疗指康复患者体内血液中存在足够规模的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抽取康复者血液后进行一定的处理,便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把康复者血液中的抗体给到临床病人,帮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当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及疫苗仍在临床试验中,因此加强预防措施仍然是应对传染病的主要策略。
(1)进行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科学家借助电子显微镜找到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相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许多蝙蝠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技巧是一触即发地释放___________,它告诉其他细胞在病毒入侵前“做好战斗准备”。蝙蝠携带病毒却不患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肺的周边部、末梢气管和肺泡部位,主要影响了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其呼吸困难。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发展为重症患者,甚至造成低氧血症,导致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最终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___________作用而坏死。
(4)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几天落成,祖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病人得以及时入院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
(5)许多患者治愈后,主动献血,医院对患者采取康复者血浆治疗,因为在康复者的血浆中有能抗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存在。
(6)此次疫情使我们再次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期八年级第一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9 . 科普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医学专家通过病理解剖发现,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体内不仅会造成肺部组织的损害,还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和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1)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出现了两个亚型,说明病毒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
(2)发生疫情后人们普遍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①及时隔离病人                      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③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④用消毒液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3)现在疫情防控已经是常态,我们需要注意健康饮食、营养均衡,以便增强体质预防病毒侵入体内。
①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如图1所示: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A系统中的_________。B是在组织细胞中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它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

②科学家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人乳铁蛋白能在婴儿形成自身免疫体系前保护其免受细菌和病毒侵扰。由此可以看出,人乳铁蛋白主要具有______的作用。
A.改良奶牛品种                           B.增强人体免疫力
C.降低产奶量                                   D.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4)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__,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020-10-04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练习生物试题
10 . 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为外界→鼻→咽→______→气管→支气管→肺,从而感染2019-nCoV。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与酵母菌相比,2019-nCoV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
(3)材料三中,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研制指日可待。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
(4)根据材料二,作为中学生,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2020-06-04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九年级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