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168 道试题
1 . 对名著中人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辨假识真的过程。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主要故事情节,并从中概括李逵或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①真假李逵(《水浒传》)     ②真假美猴王(《西游记》)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项任务写作。

能飞的石头:怎样把石头雕塑得像鹰一样飞起来?雕塑家说:其实,高飞的鹰本来就在那里,只不过把石头中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能发光的石头:流星只不过是一块暗淡的石头,进入太空后,飞速前行的流星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从而产生巨大的热量,使流星燃烧起来,发出光芒。

能开花的石头:再坚硬的石头,当你锲而不舍地一刀一刀雕刻下去,一百刀、一千刀、一万刀……终能雕刻成一朵娇美的花。

[任务一]
哪一块石头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请你结合成长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写作标准:
(1)围绕材料中的某一块石头展开,合理选材,中心明确;
(2)叙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过程,细节真实,详略得当;
(3)思路清晰,语言连贯。
[任务二]
上面三块石头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写作标准:
(1)围绕“三块石头”的成功之道表达明确的观点;
(2)论据经得起推敲,能支撑论点;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3 . 许多童话故事蕴含着教育意义。假如你的妹妹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你认为阅读下面哪部名著对她有帮助?请任选一部,结合具体的故事说说你的理由。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班级组织名著片段朗诵会,按主题分组朗诵,请你从“勇气”“温情”中任选一个主题进行朗诵。你想朗诵下面两部名著中的哪个片段来表现你所选的主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说明。
《朝花夕拾》       《简·爱》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以“醉里挑灯看剑”这一场景引读者入梦境,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B.本词中“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中的“秋”,都渲染出一种秋天肃杀、凄凉的氛围。
C.本词与《观沧海》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本词梦境与现实相结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D.读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便会想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体现出作者杀敌报国的爱国激情。
2.辛弃疾作为豪放词人的代表,其词独具个人风格,于豪放之中更多了些悲慨。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悲慨”的理解。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安事:怎么……呢?③捐:此指白费。④见事:受到重视。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一或尽粟一石词语推断法:自其果
(2)于是不能期年课内迁移法: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今王诚欲查阅词典法:①送达。②到,到达。③招引,招来。④表达,传达。(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甲文“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反问,揭露“食马者”对千里马的摧残,谴责其无知本性。
C.甲文“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的痛切之感以及对“食马者”的同情可怜。
D.乙文郭隗讲涓人用五百金买死马马首故事的用意是想告诉燕昭王,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喜爱好马,才能吸引千里马的到来。
4.甲乙两文都借“千里马”比喻人才,表达的主题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7 .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让古老戏曲焕发青春光彩

428日,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江苏苏州开幕,不少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崭露锋芒。如何让青年戏曲人才更好挑大梁、唱主角,不断繁荣戏曲艺术的百花苑,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②戏里有乾坤,曲中日月长。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社会转型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多元,单一传统的演唱方式无法回应民众诉求,古老艺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一度式微,观众减少、人才紧缺等现象比较突出。

③不过,戏曲领域也有一些可喜现象,更多青年演员崭露头角,青年观众日益增多,千年梨园有了春意正葱茏的新趋势。据媒体报道,一些戏曲新剧的主创团队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90后、0后观众占据在线观看人数的一半以上。近来,国家京剧院青年团改编的《五女拜寿》一经推出便赢得满堂喝彩,叫好又叫座;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带着改编剧《秦雪梅》赴多地演出,掀起了一番观戏热潮……诸多现象都在说明:传统戏曲具有广阔的受众市场,只有创作好内容、开辟好渠道,才能让古老艺术不再被束之高阁,走出深巷,与全民共享。

④数字时代,戏曲呈现、传播的方式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青年乘着时代的东风在创新路上挥洒热情,尽情探索:或是尝试老瓶装新酒,将流行元素融入传统叙事框架,演绎一段跨界新曲;或是借用多样化的媒介平台实现矩阵传播,达到叠加效应。总之,内容与平台年轻了,戏曲也就有了更多青年缘,为更多年轻观众青睐。青年在剧本改编、内容更新方面敢于放开手脚、突破常规,更有勇气承担试错成本,而艺术的灵感往往是在这种不拘一格的尝试中破土萌发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⑤青年人有灵气、敢作为,引导他们踊跃投身到戏曲事业,不仅关乎戏曲艺术的传承,更是一门涉及弘扬与传播传统文化的大学问。为青年铺就成才之路,一些探索已初见成效。例如,用戏不离技,技不离戏的办法锻炼人、培养人,让演员在训练与比赛的舞台上提升技艺、锤炼本领;又如,鼓励院团与院校之间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结合社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紧跟时代进步的节拍。再如,把好评价、分配、激励三项人事管理的关卡,发挥好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激发个人源源不绝的创新活力。当然,归根结底,能否成才还看个人,是否坐得了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扎扎实实地在一次次艺术打磨与文化沉淀中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⑥人才成长非一朝一夕之事,实践者只有以前瞻眼光长远布局,能识才、会育才、敢用才,给予年轻人充分成长的时间与空间,才能在传统与创新融合碰撞的赛道上,获取更多吐故纳新、自我超越的力量,从而让古老艺术抖一抖尘埃,重新绽放光彩。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李晓。有删改)

[文本二]

据统计,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共收到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戏曲院团、艺术高校、民间团体、个人申报的展演剧目90部,申报剧种近40个。经专家评委的多轮遴选,最终入围展演的12部作品立意饱满、个性独特、风格多样,体现出青年戏曲人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精神。其中,小剧场昆剧《东海波臣》表演文武双全、剧情荡气回肠,既传承昆剧的高雅细腻,又凸显现代时尚的艺术风貌,通过塑造茅元仪形象折射中国明末历史;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在保留沪剧特色的同时融入不少现代梗,创作了一出与时俱进的轻喜剧;梨园戏《<陈三五娘·平行空间2>大闷·赛博朋克》将典雅的梨园戏古韵与新潮的赛博朋克机械风进行融合演绎,呈现出传统戏曲在繁华落尽之后的极简之美。

(选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王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进行现象分析,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文本一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指挥棒”“风向标”,让我们明白了合理的人事管理对激发个人创新活力的决定性作用。
C.文本二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青年戏曲人对待中国戏曲的态度,这也是让古老戏曲焕发青春光彩的一个重要手段。
D.文本一和文本二综合运用事实材料、数据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结合文本一的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⑥段中加点的关联词是如何推进论证的。
3.阅读文本二的内容,说说文本二可作为文本一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气场

①光阴似箭,转眼马文到山沟机场警卫连任职已两年了。

②未婚妻梅晓洁认为,当一个给飞机站岗的警卫排长,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没有发展前途想让他回省城工作,但马文拒绝了这一安排。

③带着满腹的不解和怨气,梅晓洁来到部队。马文知道梅晓洁的脾气,他要稳住她。站在机场附近的营房前,马文请梅晓洁放眼远望,机场上一长排整齐列阵的战机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熠熠生辉,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文告诉梅晓洁,自己与飞机朝夕相处,情感很深,一方面用警卫兵的责任和安全保障,为飞机飞行训练托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另一方面经常跟飞机说说悄悄话,抒发情意,提振精神。

④一时的新鲜,并没有让梅晓洁感动,头脑里的一个个问号,虽经马文再三介绍和解释,可总是不能拉直。尤其是身临机场的那会儿,烈日似火,热浪袭人。梅晓洁叫苦不迭,连连摇头。心想,给飞机站岗这种枯燥无味的工作,真让人受不了。她得好好开导马文多为自己想想,千万别让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感情崩塌了。

⑤傍晚时分,天热得让人焦躁难耐。营房里的梅晓洁憋了一肚子的话,想向马文倾诉,偏偏这时马文有事不在身边。夏班长看见梅晓洁焦躁的样子,安慰说:嫂子,既来之则安之,马排长很快就会回来的。这时候了,他到底在忙什么?梅晓洁有点不耐烦到机场的警卫班,看一个患重感冒的警卫兵。夏班长小心翼翼地回答。难道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可有可无,一个兵患感冒,还要他亲自去看?梅晓洁的话带有火药味。嫂子,马排长爱兵和爱飞机的情感是一样的,他说过,每架飞机都是他亲密相伴的战友,而每个兵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夏班长有些动情。

⑥梅晓洁对夏班长的话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有些可笑。正要发火时,夏班长的一番解释却给她降了温。原来马排长去看的这个患病的警卫兵,叫许飞机。名字是当飞行员的父亲给他起的,意在子承父业。他本来在城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当兵进入空军队伍行列。不久前,他在外出办事时见义勇为负伤,刚刚痊愈。这两天,虚弱的身体又患病。马排长放心不下他,连续两天,都顶许飞机站后半夜的那班岗。

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梅晓洁有些哽咽。嫂子,你可能误会马排长了,他可是俺们的好领导,像大哥哥一样,大家都十分敬佩他。夏班长显然有些激动。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看了他半天说:既然他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

⑧夜幕降临,梅晓洁虽然早早上床,但是辗转反侧,心情无法平静。无意中,她发现枕头下马文的日记本。开灯阅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

×月×日   星期六   

早起称了一下体重,长了五六斤。我说呢,近期查岗走路腿没有原来利索了,需要加强体能锻炼了。如果让晓洁看见,该笑话我了。我得量身制定个锻炼计划,控制体量,于公于己都有利。

×月×日   星期日   

今天收到晓洁的一封信,意思是让我脱军装回城市过舒适的生活,我谢绝了她。说实话,我离不开我警卫的飞机,更离不开我的战友们。当兵要讲精神,没了精神就等于没了灵魂,机场警卫兵又如何用心锻造锤炼对飞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呢!

×月×日   星期一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上午,我借查岗之便,顺路去老连长的坟前,一是想祭奠一下老连长;二是向老连长汇报工作。没想到,遇见了哭得泪流满面的许飞机,经过再三追问,他才说出老连长是他父亲的实情。之所以隐瞒不露,是不想活在父亲的光环下。我不解有人托关系往城市调,而他却来山沟吃苦受罪。他坚定地说:我爸爸睡在这里,有他盯关我干,我这个守卫飞机的飞机,一定能够和飞机战友交好朋友,让妈妈放心,连队信任!多好的兵啊!

⑨读完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

⑩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忪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心疼地说:赶快补觉。马文笑着说:习惯了,我不困。”“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温温柔柔的。你说,只要我能做到。马文回答得很干脆。吃过早饭,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马文像明白了什么,连连点头,笑着说:好的,好的,一定奉陪!

⑪回省城一个月后,梅晓洁办好了随军手续。梅晓洁的举动,得到了父亲、省军区司令员梅学峰的赞许。

(选自《小说林》,作者:胡亚林。有删改)

1.从最开始让马文回省城工作到最后办理随军手续,梅晓洁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2.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尤其是身临机场的那会儿,烈日似火,热浪袭人。(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这时候了,他到底在忙什么?”梅晓洁有点不耐烦。“到机场的警卫班,看一个患重感冒的警卫兵。”夏班长小心翼翼地回答。(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文章引用马文的日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读完这篇文章,你如何理解“气场”的内涵?请结合知识卡片和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知识卡片

气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同时也是外界环境对个体影响的反映。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小豫同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参与此次主题活动的感受,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国粹   凭继起   醉雅怀   人文   千年古诗   扬新韵   赖传承   一缕清风
上联:
下联: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10 . “重温经典频道”官方公众号现已上线,小文想把这个公众号推荐给同学们,请你帮他向同学们讲述下面两种关注官方公众号的方法,注意语言得体,条理清晰。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