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重要的水利设施及其简介

名称

简介

江汉运河

约公元前600年,为解决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及粮草运输问题,楚庄王令孙叔敖率领民众挡沮水作渠,引江水入汉江支流扬水,最后直通郢都。楚昭王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故此运河又称“子胥渎”。

都江堰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后,为解决物资供给和兵员运输问题,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地郡守,兴修水利。李冰到任后,仔细踏勘,率领当地民众凿山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既减缓水势,又引水入成都。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写道:“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韩国派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兴建郑国渠,以消耗秦国国力。郑国拦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的主干线沿山麓自西向东伸展,并将冶水、清水等收入渠中,最终注入洛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材料二   春秋至唐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表(部分)

朝代


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战国(公元前481—公元前255)
(公元前255—公元前206)

(公元前206—220)
三国(220—
265)
晋(265—
420)
南北朝(420—
589)
隋(589—
618)
唐(618—
907)

陕西

1

18

2

9

32

河南

1

3

19

10

4

4

11

山西

1

4

1

1

1

3

32

河北

5

1

2

3

1

24

甘肃

1

1

4

江苏

3

2

1

3

2

8

1

18

安徽

1

1

3

4

1

12

浙江

2

4

2

3

2

2

44

江西

1

1

1

20

福建

2

4

29

各朝代

合计

6

7

1

54

23

15

19

25

226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和水利事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至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初期,丝绸之路贸易主要以陆地交易为主。唐朝中期以后,丝绸之路贸易开始从西北陆路往东南海路延伸进而沟通四海。唐朝与日本、高丽、新罗、东南亚的林邑(越南半岛中部)、西亚大食所属末罗(巴士拉)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而沿海众多贸易港口的开辟,更是将唐朝丝绸之路贸易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从与周边地区零星交换所需产品,发展到了品类繁多的大宗货物交易。唐代最著名的海外贸易通道当属“广州通海夷道”,这一通道推动广州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吸引了阿拉伯等地商人来此经商甚至定居。

——摘编自龚金镭《唐代海上“丝路”贸易演化与边贸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唐朝政府设置了掌管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唐代的全国造船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十二州,仅在扬州就有十个造船场。唐大历、贞元年间(766-805年),有载重量超过万石、名谓“苍舶”的海船出现。

——摘编自唐任伍《论隋唐对外贸易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原因及影响。
3 . 唐宋经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39—755年唐朝人口变化情况

年份

公元

户数

口数

贞观十三年

639

3120151

13252894

永徽元年(唐高宗年号)

650

3800000

——

神龙元年(武则天和唐中宗的年号)

705

6156141

37140000

开元二十二年

734

8018710

46285161

天宝元年

742

8525763

48909800

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

52919309

——据粱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材料二       北宋开封城



——据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前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宋经济发展的认识。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周朝的典制同样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经常被后人提到的典章制度。但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一部分制度到唐朝中期已遭到破坏,最终废弃,还有一部分则在进一步调整、发展后继续发挥作用,并为以后的王朝所继承。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唐朝前期强盛局面的政治、经济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社会危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主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上·山西·阶段练习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是帝国历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它和辉煌的汉朝一起被称为“汉唐气象”。不过,汉的伟业基本上是本族和本土的,唐的成就却是多民族和国际性的。或者说,较之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汉,唐的成就更多是多民族和国际性的。这就是世界性的超级大国了,长安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相貌古怪、服装离奇的“追星族”,其中最热忱的是日本人。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材料二   唐玄宗设立藩镇,一方面是稳定小农经济,另一方面也是当时边疆战争形势的需要。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安定,保护国家的主要财赋来源,唐玄宗在幽州设范阳镇,在营州设平卢镇,这是非常必要的。唐玄宗设置藩镇,本以防御为主要目的,并非开边野心驱使下的黩武玩兵。然而,安史之乱后,藩镇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

——摘编自黄新亚《开元盛世与藩镇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长安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星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学知识,分析藩镇在安史之乱前后的不同作用。
2022-10-1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忻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说道:“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在唐太宗的眼里,农业不仅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风俗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贞观年间,水旱连年不断,为了有效治水,唐政府对治水的专门机构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各部门的领导力量,中央由工部水部郎中主管水利,各地的水渠和斗门置长一人,专管节水多少,均其灌溉。另外,为了加强对水利部门的监管,唐政府还制定了水利和水运的专门法律,这就是所谓的“水部式”,以刑律来保护河水与堤防的合理使用。

——摘编自章翊中《唐初统治集团重农思想的表现及其发展农业的措施》

材料二   宋初,推广一年二熟制。政府多次下诏劝谕江南、两浙、岭南、福建等地“益种诸谷,民之乏粟、麦、黍、豆者,于淮北州郡给之”,同时让江北之民“就水广种粳稻”。农业还出现了许多茶、桑、菜、水果专业户。农副业分工的加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与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宋代出现了许多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宋代铁制农具有犁、锄、楼、耙、镰等多种,一些总结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如《禾谱》《农器谱》《农书》《耕谱》等。政府将这些农学理论积极推广,许多地方把农书刻印散发民间加以普及。这样使许多农民掌握了一些农学知识原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摘编自李晓玲《浅谈宋代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农业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谈谈对当今农业发展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代的商人群体是富民阶层(没有政治特权,仅仅占有财富和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依然属于“民”的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群体不断增强的财富力量和社会影响推动着中国传统社会从豪民社会向富民社会转变,这从商人群体自身财富力量的发展和因商人而改变的诸多规制可充分体现。唐宋商人群体是在国家管制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官商模式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有利于商人财富迅速扩大,但也隐藏了严重的社会后患,那就是日益壮大的商人群体逐渐演变成为旧体制的忠实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这也规定了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而是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张锦鹏、杜雪飞《商人群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

材料二   “市民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14世纪欧洲社会,是业已发达的“政治文明”社会的象征。从传统共同体到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市民社会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个体摆脱共同体的桎梏,个体价値在一定意义上得到承认,个体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依据自身需要,凭借人的理性力量追求自身利益。其次,契约原则成为市民社会交往的普遍规范。…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典型特征的,每个人因为不同或者差异性才会产生交换的需要,进而演变为一种“契约意志”。…至此,市民社会实现了从“自然一致性的机械团结”向“自为的有机结合”的巨大转变

——摘编自杨生平、张晶晶《市民社会的正义悖论及其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富民阶层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近代西方市民社会形成发展而中国古代富民社会未能走向市民社会的原因。
2019-04-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运城市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4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许多商业新名词,如商帮,票号等。

材料二

晋商崛起于明,兴盛于清初,从清中叶开始转向衰落。晋商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组成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即身股制)。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山西)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晋商经商致富后将大量资本投向土地,还家盖房置地的现象较为普遍。晋商经营方式一般采用东伙合作制(股东与掌柜、伙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在身股制下,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晋商票号实行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就随之倾家荡产。

—摘自刘建生主编《明清晋商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经济发展的表现都有哪些?试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晋商兴盛和衰败的制度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