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共计 1549 道试题
1 .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主粮结构主要由粟、麦、稻构成。粟、麦的生产和消费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粟、麦两者相比,粟的地位更高,而麦为“杂稼”、“杂种”之属。北宋时,稻米不仅是南方居民的主粮,也是北方广大城市居民和军队、官员的主粮。为防备契丹铁骑南侵,政府鼓励北方种稻,河北沿边,“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真宗时期,占城稻传入,其成熟得快和耐旱的特点使人们得以扩大稻谷的栽培。宋代麦的地位超过了粟,南方麦类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摘编自刘朴兵《从饮食文化的差异看唐宋社会变迁》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近代以前,西餐就经早期的西方来华人员而传入中国,很多人认为“夷人”烹制的“番菜”和刀叉“茹毛饮血”式的饮食习惯,既不卫生也很野蛮。鸦片战争后,大量西式菜肴进入租界。在一些人眼中,西方国家成为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其饮食文化也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很多西餐馆地道的手艺加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很快使得西餐在中上层群体之中打开了市场。与此同时,“西菜中吃”日益流行,通过改良,西式菜肴逐渐以新的面目融入上海本地的饮食体系中。

——摘编自吴百欣《近代上海西菜改良与饮食观念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主粮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稻米地位上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对中国的影响。
2024-10-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中华文明起源B.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社会繁荣与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唐以后,大量农民弃农经商,或者亦农亦商,农商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正所谓“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兼并的加剧B.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人地位的提高D.抑商政策的废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邸店兼具仓库、旅店、中间商等多种职能,因获利丰厚而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史载,天宝年间,扬州有“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私自开设的邸店多处,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官员经营邸店,结果却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改变社会风气B.长途贩运贸易较为发达
C.政府直接经营商业贸易活动D.重农抑商政策趋于动摇
5 .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饮茶风俗逐渐从南方蔓延至北方黄河流域。“京邑城市,多开店铺……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C.南北生活差异缩小D.重农抑商政策放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偏安江南的政权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组织开垦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积逐渐扩大。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摘编自李伯重《中国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唐代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曲辕犁,广泛种植水稻,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粮仓。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日益广泛。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等行业技术精湛,产品的质量上乘,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海外。随着大运河的进一步疏通和完善,江南与北方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江南地区涌现了众多商业城市,扬州、杭州等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商品。江南地区的海外贸易也十分活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江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隋唐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7 . 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京畿地区“百姓多端以麦造面,人城贸易”;成都府灵池县村民在出卖麦、豆等农产品的同时,还买进醋、食盐等商品进行出售,不少农民还从事商品性蔬菜和花卉的种植,甘蔗、柑橘和棉花生产。据此可知,当时政府(     
A.调整了商贸政策B.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C.限制了土地兼并D.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2024-10-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代时期,在手工业生产和商业中,日常用品和生产必需品的生产和交换增加,如粮食、布帛、茶、酒、陶器、金属器具、纸、木材等。这些日常用品、生产必需品也加入了长途贩运的行列。这说明(     
A.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减弱B.农民受剥削程度逐渐减轻
C.商品经济贴近百姓生活D.政府重视地区间物资供应
2024-10-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朝时出现了一个新税种——“舶脚”,即唐政府向洋商征收的入境税,由市舶司负责征收,这应当被视作是现代关税的前身。这反映出唐朝(     
A.初步创立现代关税制度B.对外贸易获得显著发展
C.逐步放弃开放包容国策D.开始建立专门征税机构
2024-10-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陈寅恪的研究表明唐朝(     
A.南北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建设促进国家运作
C.中央集权仍需加强D.藩镇割据维护政权稳定
2024-10-2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