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某同学设计了一份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主题手抄报,备好了以下素材,请选择出与这一主题相符的(     
①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②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③接受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
A.扩大尚书台的权力B.轻徭薄赋,约法省禁
C.尊奉黄老无为思想D.分设刺史到13个州部
2023-12-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根据材料指出汉武帝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     
A.压制商人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B.政府垄断物价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D.加强中央集权
3 . 据记载,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开始实行盐铁官营时只在郡县里推行,而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则把盐铁官营推行到了诸侯的封国。这一变化(       
A.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B.旨在打击私人工商业
C.助推了推恩令的落实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2023-12-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地区部分学校天一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4 .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不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非农产业的产量应当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即增速)增长(曲线1)。汉代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下,收入的增加速度应当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增长(曲线2)。这就决定了汉代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只能支撑A点以下阴影部分的非农产业产量(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分裂势力加剧C.赋税制度进一步优化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刘邦建国之初,史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汉武帝时期,历经几次币制改革,国家彻底收回铸币权,五铢钱专由水衡都尉下辖的上林三官制造。汉武帝的币制改革(     
A.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民间财富的增长D.降低了铸币成本
6 . 下面分别是关于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①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                       ②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③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④是依据现实进行的政策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发展的原因。
8 . 汉武帝推行均输平准政策,国家设均输官,将郡国须上交而中央充裕的物资,从出产地直接运到所需地贩卖。宋代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国家设发运使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汉武帝和王安石的举措都(     
A.为应对匈奴的威胁而敛财B.注重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C.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D.践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11-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汉武帝支持下,桑弘羊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转输)”又在都城设平准官,接受各地聚积运来的货物“贱买贵卖”。这一政策的施行(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B.阻碍了各地商品正常流通
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D.冲击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10 . 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   )
A.加强了经济集权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C.减轻了农民负担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11-14更新 | 95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