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恰如美国教授马丁·吉伦斯等人所指出的,在21世纪的欧洲社会,当富裕公民和贫穷公民有着相互冲突的偏好时,政治结果与富人(收入居前10%)的偏好密切相关,而与穷人(收入居后 10%)的偏好完全无关。这种现象(     
A.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B.表明应重视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
C.反映欧洲亟需调整社会生活秩序D.说明应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 . 如表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公共福利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健康保险)占GDP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1960年1970年1980年
瑞典10.816.725.9
德国18.119.525.7
英国10.213.216.4
美国7.310.415.0
A.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B.国家制度已被部分破坏
C.人民斗争取得显著成果D.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发展
3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激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活力和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国家191319501950196019601970
法国0.75.05.8
英国1.72.82.7
美国2.93.24.0
德国1.37.74.8

材料二

法国经济计划的主要方面规定国家中期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
规定宏观经济总量增长指标
确定优先发展部门,对重点地区实行动态中的倾斜发展

——高德步、王钰著《世界经济史》

年份国家成果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9美国“阿波罗1号”登月成功
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材料三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研究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活力和空间”的因素,你认为还需要提供哪些角度的材料?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看法。
2024-01-11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欧和北欧的福利国家,在1960-1975年间福利的增长达到了顶峰。这一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6%,而福利开支的增长率则达到5.6%-9.1%。这些国家的福利支出(     
A.保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B.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解决了收入分配不平等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4年,英国设置济贫院,主要由政府承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物资救济工作。“二战”后,英国议会通过以《国民保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保障社会福利的法案,重视老年人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健康。同时,加快私人养老金建设,发挥个人、国家、社会等多种力量的作用,使英国养老制度逐步得到完善。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摘编自赵小妹《中英文化差异在养老问题上的体现》等

材料二   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文部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括英国养老救济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养老制度的特点。
6 . 1965年,美国密西西比州登记成为选民的黑人比例只有6.7%,而白人的登记注册率将近70%。1967年登记成为选民的黑人比例跃升到了60%。这一变化是因为(     
A.南方各州消除了对黑人的歧视B.黑人奴隶制被彻底废除
C.民权运动激发了黑人政治热情D.福利制度减少黑人后顾之忧
2023-12-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美国民意测验机构盖洛普曾针对“越南战争是否是个错误”,对美国普通民众进行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据此可知(       

A.美国民众漠视越南战争B.冷战形势逐渐趋于缓和
C.民众反思战争日益加深D.越南战争符合美国利益
2023-12-05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8 . 长期以来.瑞典的福利制度一直被称誉为给全体人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典型。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面临严重的闲境,“瑞典模式”时代转变为“瑞典病”时代。这表明(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影响经济发展B.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适时调整
C.瑞典开创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瑞典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削弱

9 . 经历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逐步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据此可知,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A.旨在保障贫困人员生活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C.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D.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英国有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英国的福利国家体制,终于得以在这样的基础上稳定下来。二战后,英国历届工党、保守党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及需求管理等方面形成妥协,遵循“中间道路”,奉行“共识政治”,在二战结束后的若干年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步入了“丰裕时代”,并建成了“福利国家”。

——摘编自吕磊、陈晓律《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以英国为例》

材料二   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养老基金来源、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作出了明确规定。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这实际上将城镇养老制度分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二者在养老基金来源、退休待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然而,1958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写明该暂行规定适用于国营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员工,表明分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统一了起来。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则以农业合作化制度与农村合作社为基石,《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均提到农村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要做到“五保”。

——摘编自邓大松、李芸慧《新中国70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本历程与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成“福利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