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商王在处理一些重大事务时,还要征求民众的意见;周王遇到重大问题也要向“国人”(平民)征求意见。这说明商周时期(     
A.君主权力受到民众的限制B.原始民主仍有一定影响
C.民众意见得到充分的尊重D.早期君主制度尚不完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什么?两段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的关系如何?
3 . 西周王朝建立后,在上层统治者的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采地”统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这种“结合体”反映出西周时期
A.统治集团的离心倾向B.地域政治已基本形成
C.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D.家国一体的政治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
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
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2020-05-07更新 | 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
D.“周王——卿大夫——士——诸侯”的等级序列
2019-11-12更新 | 22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年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B班)上学期周练3历史试题
6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019-10-17更新 | 554次组卷 | 54卷引用: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B班)上学期周练1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2019-03-05更新 | 1032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建立后,设立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国达53个。由此可见,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同姓王族
B.异姓功臣
C.平民
D.先代贵族
9 . 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
A.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C.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
D.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