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层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局”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
2019-07-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2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2)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

(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2018-06-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淮北十二中、濉溪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图示所示中央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2017-11-2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列表述符合下图时空的是
A.①处所示诸侯国最先为秦所灭B.②处所示水利工程沟通了区域两大水系
C.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在图示时间形成D.《石氏星表》在图示时间成书
2017-04-17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6 . 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又创立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以下有关政体的图示能够反映出秦始皇为“创立一个世界”而努一力的是( )
A.B.
C.D.
7 . 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9 .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党员数量和成分构成变化的情况,导致a年到b年变化的
原因( )

a年 b年 a年上半年 a年下半年 b年6月
图一 党员成分构成变化 图二 党员数量变化
①国民革命失败 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③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0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合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