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这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                                                                                            ——余孚《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一)》

材料二   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11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组织者(文献与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领导的暴力革命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2022-03-3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3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1927年以后,我们的工作重心放在乡村,在乡村积蓄力量,以乡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个历史已经完结。从现在起,进入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但是,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以丢掉乡村。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于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便他们保持中立”。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下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就要失败。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充分,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4 . 史料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以村为单位,青壮年前去支援前线,各村由农妇进行土地改革”。在冀南解放区,5000余妇女建立了41个妇女会。这些现象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有利于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C.说明妇女社会地位发生逆转D.保障了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宋时期,四千多犹太人渡海而来,驻留繁华的东京汴梁(开封)。宋朝皇帝给其头领赐姓为赵。其随从亦渐改中国姓:“列维”演化为“李”姓;“亚当”演化为“艾”姓等。最后形成了七姓八家(“张”分出“章”)。他们世代与汉人通婚。据此推知
A.两宋时期三教合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B.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应据新史料提前
C.犹太移民逐渐认同中国的宗法观念
D.两宋内部经济和对外贸易并驾齐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公民身份“并不是一种占有权而是某种被分享的东西,……关键问题并不在于为一个人争取到他的权利,而在于确保他占据或拥有他有资格所处的地位”。因此,他认为,古希腊公民不可能形成权利的观念,能够形成的只有国家正义和自由的观念。据此可知,古希腊
A.公民有追求个人自由的历史传统B.民众权利受到城邦政治的限制
C.法律以追求国家正义为价值目标D.公民与城邦政治生活融为一体
2022-05-27更新 | 770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在战争中领略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可怕性,为防止其东山再起,决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其中,美国的原子弹对日轰炸中所凸显的破坏力,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恐怖的核时代。战后,消除日本的核武装能力是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重要环节,美国联合参谋本部向盟军总司令部发布的指令,要求扣押日本核能及其相关研究的全部设施。肃清其军国主义力量,以适应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而冷战大幕开启、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价值陡然上升。195198日,美国正式签署《旧金山和约》,条约中并无禁止或限制日本核研究的内容,此举标志着美国对日“全面核限制”政策解禁。但美国联合参谋本部明确指出,禁止日本独自进行核武器研发。随着核扩散使得核秘密价值不断缩水的情况下。

美国试图在形式上将核角色从“垄断者”调整为“供给者”。1955年《日美核能研究合作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将日本纳入其核政策体系。同时,日本也成功地从美国得到了研究所用的核材料及其相关技术。事实上,在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领域的发展,使日本早已成为军事强国。

——摘编自尹晓亮《日美核能合作的历史缘起(1945~195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美国对日本的核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核政策调整对日本的影响。
2022-01-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国政治学家休·塞西尔认为,“光荣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英国的政治制度,传统政治秩序中能保留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把政体结构的改变说成好像是维护和恢复某种更古老和更纯粹的传统,这种做法在我国的全部历史上一直保持不变。”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英国具有悠久的宪政传统B.妥协是英国政治变革的主要方式
C.英国政体改革的影响有限D.重新评估“光荣革命”的政治价值
10 .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掌管着整个天空,很多神和人都惧怕他。但他不是万能的,若离开天空到大海里,他得听波塞冬的指挥;离开阳界到阴间,他得听冥王哈得斯的指挥;即使在奥林匹斯山,他也得受到其他大神的牵制。由此可见,古希腊
A.民主思想根植于文化传统B.神话是其人文精神的起源
C.奥林匹亚众神缺乏协作性D.传说对历史研究缺乏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