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元代画家郑思肖的《墨兰图》。所画的兰花,花叶萧疏,不画土、根,寓宋沦亡之意。据此可知,该图(     
A.体现了文人画的典型特征B.政治性强于艺术性
C.深受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D.体现了元代文化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22年央视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了很多观众;此创意来自北宋末年宫廷画家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见下图,节选)的青山绿水,画面细致,江河、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取材广泛,构图中的山水取材自北方和南方,寄情于景。该画(     
A.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B.布局构图以写实为核心
C.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展现了市民的生活风貌
2022-08-1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钱币既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书法的载体,从以下古代钱币图中可知
A.图①书体为金文(钟鼎文),是秦朝的文字
B.图②书体为真书(正书),开始产生于唐代
C.图③书体以“颜筋柳骨”为其代表
D.图④书体与国画的写意画风格相似
2021-08-24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16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4 . 今年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见如图)。围绕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   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
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④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见下图)因借展日本而引发各方关注。颜氏真迹所属书法特征是

A.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B.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2:“……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3:“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4: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1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材料1、2、3、4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材料3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3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2有什么进步?
(4)材料4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3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
7 . 阅读下列材料图片,回答问题: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如下图所示)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人物
思想核心
民主政治目标
重大实践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毛泽东

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邓小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3)三次巨变伴随着三代伟人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他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2016-03-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观察右图(“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A.合成橡胶已投入生产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
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D.《英雄交响曲》问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