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某同学学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而收集的一幅漫画。与其观点一致的思想家是(       
A.儒家的孔子B.道家的老子C.法家的韩非子D.墨家的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所示漫画的作者旨在

漫画《有了邓小平,我家才有大彩电》
A.赞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B.强调解放思想对深化改革的意义
C.肯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D.说明改革开放决策提出的正确性
3 . 《折槛图》(局部)是南宋画家所绘,描绘的是西汉时期,朱云向成帝求赐尚方宝剑,斩奸相张禹。成帝震怒,命御林军将朱云拖出问斩,朱云攀槛力争,左将军辛庆忌为朱云力辩的场景。该画作(     
A.深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B.折射出南宋民族矛盾尖锐
C.体现出西汉中期奸臣乱政D.反映出人物画的笔墨意境
4 . 如下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椅中圣母》,画中圣母和圣子头上闪耀着圆形的光圈,像少女般纯洁、美丽、亲切的圣母,像普通母亲一般抱着自己的孩子,充满慈爱的温情。这一作品(     
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B.彰显人文主义精神
C.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D.倡导民众信仰自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4年,维萨里出生于佛兰德。曾先后在巴黎大学和卢万大学学医。巴黎大学当时是古希腊解剖学盖伦的著作重新流行的中心……1537年,维萨里来到帕多瓦大学,这所大学在医学和科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3岁时,维萨里始任帕多瓦大学的外科学和解剖学讲师,他是第一批亲自进行公开人体解剖的大学解剖学讲师中的一个。维萨里是使用视觉教具进行解剖学教学的开创者之一。1538年,他出版了一套由六幅详尽的解剖图组成的图集,这些图基本上遵循盖伦的解剖学理论,出版后非常受欢迎。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他的杰作一配有丰富插图的《人体构造》。《人体构造》对人体做了前所未有的详尽描绘。它是第一部按照逻辑顺序展示人体的著作,即从骨骼开始,由内向外展示,这跟中世纪的解剖学教材相反。在盖伦所处的时代,人体解剖是被禁止的,盖伦的解剖学知识来自动物解剖。与此不同,维萨里进行的是人体解剖。他指出传统理论即盖伦在人体解剖学方面的许多错误。《人体构造》一书频繁重印,成为一本解剖学标准教材。书中的插图特别有影响力。在出版《人体构造》的同一年,维萨里离开帕多瓦,成为查理五世的皇室医生。这使他结束了他的大部分原创性科学工作,1564年,维萨里去世。由维萨里建立的帕多瓦解剖学传统最终随着帕多瓦培养出来的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而达到高潮。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5711689


(1)根据材料,概括维萨里对医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萨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今新疆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数十幅唐代伏羲女娲图中(见如图),有的女娲头戴凤冠、发警高耸、酷似长安的大家闺秀,有的曲眉凤眼、清雅秀丽;有的伏羲画着卧蚕眉,方脸堂,俨然中原王公仪表,有的则画着络腮胡子、高鼻梁。这些绘画作品
A.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B.代表了西域地区的艺术水平
C.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D.说明佛教在西域的广泛传播
2022-03-2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流民图》(如图)是开封安上门的监门郑侠于熙宁七年(1074年)在上奏抨击王安石变法时,根据灾民涌入开封的情景绘制而成。此画使宋神宗大为触动,最终导致了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该作品(     
A.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价值源于君主对其的肯定
C.是政争产物而无史料价值
D.创作受儒学价值观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读如图作为史料,图片可以印证汉代

汉画像石“讲经图”
A.讲经成为民众消遣的方式B.统治者对儒学的高度重视
C.儒学成为社会的唯一思想D.大学成为讲经的主要场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元朝大画家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郑樗)所绘《富春山居图》(局部),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长639.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绘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色,峰峦浑厚,气势雄秀。全图以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极富变化和气韵神采。黄公望此图
A.表达了其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B.重视形似体现了现实主义画风
C.反映了文人画注重写意的特点D.体现了元代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10 . 如图体现了16世纪法国学者布埃勒对“真正的人”的理解,从中可见人生存的四种层次分别是懒惰、贪婪、奢侈和美德,与石头、植物、有感性的马和理性的人相对应。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新教思想广泛传播B.人文主义得到发展
C.生物进化论的影响D.个人私欲日益膨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