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据《胶州志》记载:明清时期,本地“商者大曰装运,江南、关东及各海口皆有行商。曰典当、曰银钱。交易皆一言为券,无悔改者。”类似记载散见于当时各州县志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     
A.助推资本性借贷的成熟B.受到理学思想影响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体现工商皆本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借扁鹊之口提出病有“六不治”,为“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这一记载说明,先秦时期()
A.医生职业已得到广泛认可B.中医学理论发展臻于成熟
C.医患关系得到了有效规范D.医生的医学认识渐趋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墨子认为国家的职责是“一同国之义”。《道德经》记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反映了
A.儒墨的思想具有趋同的特点B.道家思想具有消极避世色彩
C.诸子主张均适应了时代潮流D.诸子思想差异源于时代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法国有如下描述:佛兰西国虽精神好礼,但其民轻诺寡信,豪兴喜武。后人王韬在其著作《法国志略》中说道:法国的政治、经济、科学虽很优秀,但这些东西在中国三代时就存在过,法国不过保留了中国古代的好习惯和好政策而已。由此可知(     
A.记载因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B.国人对法国的研究趋于客观
C.后世研究比早期观点更可信
D.历史认识应置于特定的时代
6 . 《周礼》中有掌地图的职方司、掌历法的冯相氏、掌医政的医师以及食医、兽医机构等记载。后世历朝历代也都设立有类似的机构和职能部门。而且,其中的一部分官员曾属于国家最高领导阶层的范围,如大司农。据此可知,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植根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后汉书》记载,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28-75年)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讨论儒家经典内容,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一做法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发展B.体现了他对太学教育的不满
C.带动了汉代民间的向学风气D.把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据此可知,孔子
A.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B.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
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
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
2019-07-05更新 | 3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D.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2019-09-19更新 | 32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金雁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三国志》中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D.“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