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 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独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结合 理论成果 实践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016-11-18更新 | 1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2 . 2009年,双11只是“光棍节”的代名词,当时天猫叫淘宝商城;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天猫。下表是近几年双11交易额(人民币,单位元)。其反映了中国
时间2009年2010年2014年2016年2019年2020年
交易额5200万9.36亿571亿1207亿2684亿4982亿
交易状态每秒2万元74秒交易量突破1亿最高时达到每秒17.5万笔14秒突破10亿
A.消费能力呈现井喷状态B.网络信息技术飞跃发展
C.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增长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支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项目材料结论
A《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B《本草纲目》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C《伤寒杂病论》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中医基础理论
D《肘后备急方》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对西汉防疫起到积极作用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黑火药典型配方(%)。据此可知
明朝《武备志》苏联美国
硝酸钾75.7575(+或—1)74(+或—1)
木炭13.6515(+或—1)15.6(+或—1)
硫磺10.610(+或—1)10.4(+或—1)
A.明朝火药制作达到苏联美国水平B.美苏两国学习了明朝火药的制作
C.中国古代火药配制技术非常先进D.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下表是汉代不同时期的部分汉赋介绍。表中信息反映了
A.批奢折射出汉代的繁盛B.倡俭是汉代主流治国思想
C.汉赋受到佛道思想影响D.时代风貌影响了汉赋创作
6 . 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2021-01-08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下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
伏尔泰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踟蹰流浪时,中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国君是这个家庭的父亲,40多名公卿大夫则被视为兄长。
孟德斯鸠在中国,立法者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魁奈(中国)君主被看做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正如人民应当孝顺地服从于他们的君王一样,君王反转来也应当像父亲那样热爱他的人民。
A.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B.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
C.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
D.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高僧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时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六祖坛经》

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
B.儒佛的信仰终极目标趋同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
D.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9 . 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年代年数乞休次数年平均次数
洪武3500
正统2940.14
成化231034.48
隆庆67612.67
万历4889318.60

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
B.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
C.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
D.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
10 . 河南大学李振宏用数据库方法对西汉、东汉时期各10部名著的关键词出现次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如下表,单位:次)由此可知两汉强调
时期 著作
西汉 《史记》《春秋繁露》等10部 970 1790 1612 1273 1282 359 574 918
东汉 《汉书》 《论衡》等10部 822 1720 2052 1540 1922 539 643 1679

A.礼乐文明B.以法治国
C.以孝治国D.外儒内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