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16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

——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三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进步而道德滑坡,再兴儒学成为时代需要。国际社会儒风大兴,纷纷建立“孔子学院”,新加坡在80年代将现代企北管理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儒学相结合,发展新儒学,这给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以不少启示。1995年,《中华儒学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儒学与企业管理》《儒学与现代公关》《儒学与生态环境》等。电视、网络等媒体也纷纷介入新儒学的建设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宋儒是如何对待“佛老之学”?这导致了宋代儒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代振兴儒学的建议。

2017-05-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四)历史试卷
2 . 科技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介绍了《本草纲目》……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编自钱文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成就的取得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896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此所谓“存亡生死,其权仍操之我手”!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
—— 改编自严复的维新思想
材料四 在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该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民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成为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理论武器”。其结果只能是把人类兽性化,是人类社会的颓败,而不是真正的进步。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科技给西方科技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的作用。
(2)归纳材料二中胡锦涛讲话的主旨。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以来“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2016-12-13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