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家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殷墟卜辞》中有针刺治病的卜辞2条,艾灸治病的卜辞5条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的外治理论,既是对前人零散外治经验的总结,更是成为后世如外科、骨伤等诸多专科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来源。唐代外治法的运用更加广泛,中医外治也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外治方达1200余首,外治法50多种,尤其在妇科、儿科疾病中使用了大量药物外治法。宋代随着印刷、造纸业的进步,医家著述开始大量增多;另外,由于医政改革,官方统一编写综合性著作,并对大量医籍系统地校订和整理,推动中医外治法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创新。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不仅在中药外治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同时伴随着体表手术的发展,还出现了适用于手术的外治器具。

——王鹏《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

材料二:民国初期,经历了近代半个多世纪的耻辱之后,许多人认为只采用西方技术与政治制度是不会成功的,要让中国走向富强就必须在思想和观念上彻底西化。新文化的发起者陈独秀曾指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新文化运动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医。在当时的那种氛围下,作为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医自然被认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绊脚石。随着对西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西医借助近代科学技术,在临床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对而言,中医则几乎徘徊不前。西医飞速发展,不断攻克医学难题,而中医却没表现出这类似的特质,这让人们对中医感到更加不满。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中医走向衰落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

——郎栋《质疑,被边缘化到被否定———近代中医衰落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二十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近代中医走向衰落的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中医发展的有利条件。
2023-03-0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图为山西洪洞广胜寺题有“大行敞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壁画,真实地再现了部分元代戏曲表演的场景。据此推知,元杂剧(     
A.已成为综合舞台艺术B.提升了艺人的社会地位
C.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D.吸收了京剧的表演风格
2022-09-26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
C.文学世俗化惠及市民阶层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2022-09-21更新 | 87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陈独秀孔子董仲舒毛泽东魏源
朱熹黄宗羲邓小平李鸿章老子
梁启超胡适韩非子孟子严复
王阳明墨子顾炎武孙中山康有为
从上表中,选取3~5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列出人物,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目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B.印刷业发展受教会控制
C.教会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教皇理性地对待印刷术
2022-09-06更新 | 63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6 .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000次组卷 | 7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
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
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那时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同时指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阿Q等等,绝非纯粹的艺术虚构。张勋复辟要尊孔,军阀争权要尊孔,甚至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要尊孔。"据此可推知,毛泽东意在强调(       
A.新文化运动爆发具有必然性B.传统文化不适应近代化的需要
C.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D.知识分子救国方式已达成共识
10 . 1951年8月,人民政府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如表所示为该决定的主要内容。这一决定
调整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的时间
减轻学生课业学习与社团活动负担
改进学校卫生工作
注重体育、娱乐活动
改善学生伙食管理办法
学校经费的支配,应适当照顾保健工作的需要
A.蕴含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B.体现了服务国家建设的追求
C.基于学校向工农开门的要求D.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
2022-04-19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