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2 道试题
1 . 在元代,作文言小说者“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讲史平话者“言其上世之贤者可为师,诽其近世之愚者可为戒”。明代张尚德在谈论《三国演义》时,称其“裨益风教,广且大焉”“此编非直口耳资,万古纲常期复振”。据此可知,元明时期的文艺创作(     
A.满足了市民文化诉求B.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播
C.塑造了丰富人物形象D.重视道德教化的功能
2024-02-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中国所译西书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所译西书简表

译书人译书名称
李善兰(18111882《几何原本》《谈天》《重学》等
徐寿(18181884《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
华蘅芳(18331902《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
杨廷栋(17781950《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胡适(18911962《最后一课》《弑父之仇》等

——摘编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进行简要评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青年时代三次乡试不中,遂随父学医。医疗实践中,他发现历代医书谬误不少且多偏激守旧,遂立志对旧本草书籍进行全面整理和补充。为此,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带着研究本草的思路深入实地考察。为解决疑难,他拜农民、车夫、樵夫等人为师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和民间单方,对药物的生长、分布情况作了详尽的记录。历经27年,李时珍终于在 1578 年完成了近200 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著作自问世以来,在国内狐转翻刻近200次,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界。达尔文称李时珍不仅是医学家,而且是一个博物学家,他的进化论思想没取并引用了《本草纲目》的理论和例证。

——摘编自王剑等《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伟大贡献及学术价值》

材料二   虽然达尔文的父亲非常希望其成为一名牧师,但他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后,很快失去了对神学的兴趣,反而阅读了大量生物学方面的著作。在剑桥大学的亨斯罗教授的指荐下,1831年,达尔文乘坐军舰贝格尔号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考察。达尔文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变异的实例,并获得了最初的物种起源问题意识。为证明生物进化与人工育种之间的联系,达尔文对 150 多种家鸽进行研究。1832年,达尔文将其想法写成一篇35 页的纲领;1840 年又写下物种起源的论著提纲,直到1859 年《物种起源》第一版才出版。在此后数十年,达尔文出版多部著作继续阐述进化论思想。

——摘编自包庆德等《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及其内在奥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和达尔文成为伟大科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本草纲目》和《物种起源》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部著作的当代价值。
4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认为,在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中国的出路一言而蔽之曰:“莫如自强为先。”他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大胆地提出设议院的主张,他把西方议院制度比附为士大夫向往的尧舜“三代制度”,希望中国能够“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实现“长治久安之道”。郑观应的思想(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是对洋务运动弊端反思的结果
C.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体现出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伏尔泰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他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伏尔泰的主张(     
A.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B.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C.意在宣传宗教神学思想D.是理性主义的客观反映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疾进,使得秦汉时期已经领先于世界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千里船,史载“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时效俱佳,为时人称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研究(     
A.追求客观真理B.依靠生产生活实践
C.印证天人合一D.强调科技的实用性
7 . 公元前4世纪以后,在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曾出现希腊文化被当地民族利用和改造的现象。如阿波罗被认为是佛陀,赫拉克勒斯成了护法金刚,特洛伊的故事则成了印度、萨珊波斯艺术的主题。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B.亚历山大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C.亚洲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D.希腊建立起环地中海商业霸权
8 . 明清之际思想家颜元提出:“读得书来, 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学问有诸己与否,须临事方信”。这些观点(     
A.体现治国安邦的责任感B.否定了传统儒学
C.反映了早期的民主思想D.倡导“经世致用”
2024-01-2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中,人们倾向于对达尔文的学说断章取义,其中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竞争关系。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主编沃尔特·白芝浩在其《物理与政治:自然选择与遗传原理应用于政治社会之思考》中大谈“斗争”在人类史中的作用,以社会冲突作为文明进步的基础。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外部力量(如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尤其排斥对弱者即“不适者”的同情和慈善行为。约翰·D.洛克菲勒则宣称:最美的玫瑰只有除掉那些小花蕾才能够生长出来。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廉·萨姆纳更为直白地写道:“栖息在贫民窟的酒鬼适得其所,大自然把他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搬掉,正如大自然定下了消亡的过程,把任何失败者都扫除一样。”

——摘编自侯波《达尔文进化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中的不良思潮》

材料二   严复在《天演论》一书中指出只有“物竞”“天择”的术语,并没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说法.其中提出了通过天演之学可以认识西方各国的进步。1900.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一文中说:“破坏本非德也,而无如往古来今来之世界,其蒙垢积污之时常多,非时时摧陷廓清之,则不足以进步……故破坏之药,遂成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为今日第一美德。”孙中山不仅强调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而且认为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也要“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以使中国“凌驾全球”,把我们中国造起一个二十世纪头等的共和国来。在《建国方略》中,他还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必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摘编自陈绍西《进化论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激进倾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流行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中西社会进化论思想各自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0 . 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约 1.4亿人,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成果(     
A.满足了现代化建设需要B.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C.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活力D.得益于教育体系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