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58次组卷 | 13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词从士大夫的樽前开始走向市井,成为士大夫文人与市井细民共同享受的娱乐性技艺——小唱。这反映了宋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文人化B.平民化C.职业化D.自由化
3 .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并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既继承又大大超越,比列宁走得更远。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指改革开放后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B.“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指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内容继承和超越了列宁主义
D.邓小平阐明了有关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基本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     
A.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
C.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9年,毛泽东认为的民众是由工人阶级和农民组成。1942年5月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众概念范围的变化(     
A.彰显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适应了党进行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6 . 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责私的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A.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B.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C.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D.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核心相吻合
7 . 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这段话的主旨是(     
A.赞扬中国民族主义的独特性B.中国力争取得平等国际地位
C.批判大国强权政治的危害性D.谴责国际政治旧秩序的不公
2022-10-02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这些认识(     
A.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B.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集权国家
C.受到各诸侯国君的推崇D.强调当政者应该加强道德修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503次组卷 | 9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2022-06-09更新 | 11874次组卷 | 6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